一个初中语文教师的价值观
(2009-10-31 01:13:53)
标签:
教育校园语文教师初中语文交道北京杂谈 |
分类: 教学反思 |
一个初中语文教师的价值观
周国平先生这样说过:“人生的价值,可用两个词来代表,一是幸福,二是优秀。优秀,就是人之为人的精神禀赋发育良好,成为人性意义上的真正的人。幸福,最重要的成分也是精神上的享受,因而是以优秀为前提的。”
由此可以推断:幸福是以优秀为前提。这符合我一直以来的人生价值观。
然而,这一周,我一直在想,教师的职业幸福到底根基于哪里?一个教师很优秀,他就幸福吗?
刚刚听了一段北京名校长章立的讲话,里面他讲到一位叫做“赵红菊”的老师,是北京某城区的骨干教师,很会教书,后来调到史家学校后,与学校的办学理念“很不和谐”,最终被调走。其中,一个细节就是她很严格要求孩子,吃饭时斥责学生:“吃吃吃,看你吃了,再来闹!”结果闹败了。这个案例中,我看到的是一个急于证明自己的能力的老师,错误地把自己的威严和名气与学生的表现捆绑在一起,火气很大,力度过猛,结果违背了教育的初衷。说句实话,这位校长在这样的讲座上这样点名评讲,这位老师的前途基本毁了。
一个教师要怎样证明自己是优秀的?
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最好地掌握了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小升初、中考、高考中考出很好的成绩?
——我敢肯定,在这样的理念下,教师和他的学生在狂奔的路上,肯定不会感到幸福。因为惰性是人的天性,如果学生自我实现的欲望得不到充分的激发和煽动,教师必定得逼迫他们学习,这中间必定会产生矛盾。如果学生的素质比较差,那矛盾就肯定更激烈。教师的人生价值很大程度上要由学生来实现,是这个职业最大的悲哀。
一个教师要怎样才能感到幸福?
不温不火地让学生的学生自由成长,教学目标能实现多少就算多少?对学生、对自己都不要太高?
——也曾看到这样的老师,平时不用怎么折腾,改卷的时候“放水”;期末考试,流水改卷,就说发挥不正常;毕业考更好,两散了,不用应付家长了。这样的教师,有时间可以发展个人爱好,常常更能感到幸福。
这个星期,我很沮丧。
源头就在那些词语上——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上课一向不大喜欢把词语抄写在黑板上逐个讲解后才上新课,一般我会布置预习,并把词语的读音、含义落实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这一周,为了给实习生示范一个比较规范的过程,在讲《背影》时我就这么做了。这个单元上了四课之后,我让学生将每个词语抄写三遍,拼音自己把握。批改作业本时,发现如此简单的抄写作业,错字、错音的情况还是存在,于是圈划、修改。第二天测验了二十个词语,情况恶劣。我就再布置晚上抄写两遍,午写择抄一遍,并在第二次测验之前把先前的测验卷发给他们改正,然后紧接着进行第二次测验。其中有一班还是很差,有个学生“愧怍”写成了“愧作”。《老王》一课的关键词,我当即对他说:“你真应该感到愧怍了”。记得05届我根本不用抓字词,他们中考成绩很好。现在,要达到相同的成绩,教师要耗费很多时间和精力。
其次还在教材和练习上。对这个单元的一些课文,和教参对文本的解读,我有质疑、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我在上课时,不可以随便说,否则学生们会担心作业要怎么写,而且,和这样年龄的孩子,也是无法讨论的。练习方面,更让人厌恶,课外阅读部分都是变态的爱——卖血买收音机满足孩子,孩子几个月不与家长说话,家长还战战兢兢之类的题材,我怕学生读深了会受影响,直接对他们说:“文段很变态,不读。”
今天写作文,照例安排一节课。这个时间本来就有点紧,可是有些学生就先谈论,磨蹭,等到下课铃响五分钟后,有近十个还在写。我告诉他们这是作文考试(成绩计入单元考试总分),这样做不公平,再不交就记零分。有些学生还是不管我,下午拿到办公室交,我断然告诉他们不收了。本来,从学习态度上说,这些学生肯拿回家写完,是要表扬的。但是,我的训练目的并不只是要学生写一篇完整的作文,而是要让他们在规定的时间里写一篇像模像样的应试作文。
完成一个任务本来是幸福的,但是,因为没有按要求完成,这点幸福感就荡然无存。我这样做后有点后悔,我为什么不能满足他们?难道写作教学只有一个目的——培养优秀的写作能力。难道不优秀的他们不能享受一点满足感?
记得一位在重点高中教书的老师到普通中学去代课,一个学期后就不敢去了,说:“怕教久了不会教书。”面对的学生不同,教师生活的质量和品位是不同的。
初中的教师,比起高中的教师,更多时候,是在于顽童斗智斗勇。我校初中部高中部并存,教过初中后上高中去教的都不肯回初中,他们常常感慨“高中好多了”,我们也常常讨论为什么学生到了高中就不闹了。这个问题,大凡教师,基本是想得清楚的——初中的孩子还不定性。
我教过高中,也教过初中。其中最深刻的体会就是教高中很多时间在与书本打交道,教初中很多时间在于学生打交道。教初中的老师,学问不必很高深,但把握课堂、管理学生、调动学生的能力一定要过关。比如说上午的作文课,如果我一开始就凶巴巴地镇住他们,可能就都完成了。跟书本打交道比跟学生打交道幸福——你多花时间去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就行了;跟基础好的学生打交道比跟基础差的学生打交道幸福——你可以较快地实现教学目标,你可以以课堂为基地来实验一些方法和方式。
面对生源素质越来越差的情况,一个教师唯有更耐心更用心才能证明自己是优秀的。同时,还要转变自己的幸福观,把幸福从优秀的基座上拿下来,种到生活的土壤里——这样才能存活。
有时,幸福和优秀,也是不搭调的——你可以很优秀,但是不幸福,而且很痛苦;你也可以很幸福,但是不优秀。
既优秀又幸福的人,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