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手记
(2009-04-22 00:00:00)
标签:
教育课题研究校本教研教师专业成长傻劲手记 |
分类: 教学反思 |
明天是世界读书日,幸好,我的活儿到今天基本算到一段落了。真想静下来读点东西,因为这段时间不断地在整理自己的体验和经验,写多了,发现自己快见底了。我喜欢与文字打交道,不管是读还是写。
在过去的这一个月里,从我手下敲出的文字可真不少。其中最重要的是两份总结。一份是我参加省级课题的个人工作总结。在这个结题的课题里,我既是实验者又是被实验者。这个课题研究校本教研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确实,我这几年因为得到许多老师的帮助,还是有一定进步的。
另一份是我校在省里立项的课题。课题组成员整理了相关的材料去汇报。
报上去的材料都是很规范的,然而,有些未能汇报上去的东西也是很重要的,我随手记一记吧:
一、事物是因果相随的。
很多时候,我总先想一想某种做法的成效。但是,最近,我越来越强烈地感到,好多事情可以不去揣度它会把你引向何方的——因为,时间自然会回答这个问题,所有的事物是因果相随的。
比如,98年,杨校长设计课题开始实践,她不嫌弃我是个初出校门没有经验的小女孩,带上我,和鄞主任自得其乐地开始了实验。这个课题没有申请立项,不带丝毫的功利色彩。这个课题让我明白了两个道理:1、课题的口子不要开得太大,否则,难收,难出效果。(这一点,在实践的过程中,杨校长就跟我讲过几次。)2、常规教学模式是可以打破的,可以组织新的模式去优化教学资源。
比如,05年,师兄所在的学校和有关部门的领导想申请一个国家级课题,邀我入伙。这个课题的申请后来没有通过,但是我得到了一份完整的课题申请书,它为我后来的一些事情提供了帮助。而且我通过反复读那份申请,明白了一个设计课题需要什么样的保障条件和研究背景。
所有的工作都是从不熟悉到熟悉的,所以,任何时候,都要积累。
二、韧性很重要。
我这个人,想问题的速度不慢,也常能捕捉到一些东西,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调集能量去征服某些东西。但是,我的细心和耐心有待锻炼。我常有怀疑的意识,常有一些不利于快速完成问题的念头。在调集能量之前,我总会耗一耗,而且,完成之后,我不大耐烦一遍一遍地细细地推敲。私下里,我认为大行不顾细谨,但是,这些小东西过后总让人觉得很难受。而且,有些人,特别是年纪稍长的行家里手是很重视这些的。细心、细致,需要一种韧性。这种韧性一方面由意志决定,一方面由精力决定。我比较缺的是后者,当然,跟有时比较暴躁也有关。
三、运筹帷幄的能力需要锻炼。
经营一个项目,经营一个实验单位几年的时间和实践,即需要眼光又需要齐抓共管的能力。
四、课题研究需要一股傻劲。
课题研究这件事不是立竿见影的,有的甚至可能无果而终。收集、整理、提炼、概括,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实践的操作和跟踪……过去、现在、未来,交错在一起……这时你不可以问动机在哪里。课题研究需要傻劲。耕耘、播种、培育,相信它会长成一朵花——即使它不开在大地上,也可以开在研究者心田上,开在我们作为一个师者的生命旅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