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薇薇卡卡
薇薇卡卡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014
  • 关注人气:1,42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赏风鉴水话做人

(2008-12-06 11:42:33)
标签:

春风大雅能容物

文化

秋水文章不染尘

万对联

分类: 朝花夕拾

11月21日局教研室主办的读书报告会在我校举行,以下是我的发言稿,因为这次发言,我得到了一本《沉思录》。

读大学时,我的班主任告诉我们,做人要“内圆外方”。毕业十四年了,你懂了没有?

 

赏风鉴水话做人

 

各位老师,下午好,今天我想和各位老师谈谈我对一幅对联的感想。这幅对联是: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这幅对联是清朝书法家邓拓自题于书房的楹联。意思是:春风有容纳万物的博大情怀,文辞笔墨如秋水一般,不沾染半点尘埃。一开始读到这句诗时,我觉得它有点矛盾,充满理趣:容纳万物,就是雅俗共赏了,看似宽宏得没有原则;而文章,却要求不染尘埃,就十分苛求了。近来,也许是秋风让我渐渐地冷静下来,也许是年近四十,我的心境慢慢地澄澈起来,我发觉我竟参悟了这句诗。今天,借着读书报告会这个契机,我向大家展现一段心路历程,阐述我对理想人格的理解。

冬末冰冷的大地上,万物翘首盼望春的到来。春风款款拂过,带来了鲜嫩的生命。而此时的大地,还有一些熬过了冬天,已经死去的,或者是残喘着的生命——他们枯萎、干涩。春风没有嫌弃他们,因为他们曾在这个世界上生活过,他们的存在应该承认,而且他们中的一些更是值得尊重的生命,他们经历了寒冬,仍能活着——尽管他们不漂亮,有的可能还要摆资格。

跟着春风来到人间生根发芽的植物,也不是每一棵都色彩鲜丽、芬芳怡人的,但是春风也没有因此而遗弃他们——毕竟,能乘上风的翅膀就是一种机缘了。春风这样想着:相对于整片地儿来讲,几朵花开得不很美又有什么关系呢?关键是大家都能绽开,都能证明自己活过。所以,那一片春的大地,其乐融融,人们也真的忽视了那些瑕疵。

人生活的这个社会,何尝不是这样呢?作为一个教师,我要学着俯视那些乳臭未干的学生,体谅他们年幼,包容他们的任性、叛逆,原谅他们那些过激的言行;我要蹲下身来,平视他们,尊重他们的个性,读懂他们的内心;我还要仰视他们,欣赏他们那些我所缺乏的创意和实践精神。作为一个职员,我要学会与各种各样的领导和同事相处,学习去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作为配偶,我要心平气和地接受生活的变化,我还要能把锅碗瓢盆都放到恰当的位置上,让它们能够和谐相处。

诚如居里夫人所说的,生活对每个人都并非易事。因为生活的艰难,因为人性的软弱,所以,很多过分的话语、卑琐的行为,动机其实都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理解了,也就可以体谅了。当我很生气时,我会想起于丹常说的那句话:“你人生的局只有这么大吗?”我常会想起尼采说过,人生时一段污浊的河流,你想化解这种污浊,就必须成为大海。是啊,“心有多宽,舞台就有多大”,拉长视线,拓宽视野,我们会发现眼前的这件事、这个人其实很渺小。而我,也是很渺小的,一如一片三叶草之于大地,一如一株薰衣草之于万物,然而,当我通达、当我圆融时,我接受了生活,别人、社会也接纳了这个有着诸多缺点的我。

读“秋水文章不染尘”时,我的视线马上穿过一片树林,回旋在碧蓝色的湖面上。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秋水是最为澄澈的,在我的理解中,是因为它处于一种沉淀的状态。

春夏的热闹过去了,湖把一切的纷纷扬扬的东西沉降下来,水就逐渐清晰了。因为清晰,它可以倒映着树林的倩影,可以添上蓝天的色彩,也可以抹上晚霞的光芒,所以,它就精彩了。这些,不沉降时,是无法感受的。

文如其人,真正文人的心灵如一潭秋水,清、静、美。遥想当年,苏辙写了一篇《上枢密韩太尉书》大谈养浩然之气来写文章,但因其文章意在“曲线救国”谋求官职,让人觉得境界终究不高;苏轼虽遭贬谪但他高洁、豁达的灵魂一直在月夜的竹柏林中轻舞飞扬。当一个人的心中充满了物欲时,如何能写出脱俗的文章?如何让能做一个自由、潇洒的人?

我不追求沉降,但我享受沉降。人在沉降的过程,会逐渐明白什么东西是可以舍弃的,什么东西不是一定得有的,什么东西是你想争取但未必能争取到的,于是,发现很多东西都是命运已经安排好的,我们大可安安静静地过日子。从此,在心理上正式踏入中年。沉降的时候,我回归书本、提笔研墨,我发现这个时候,书能读得更加通透,文章也越写越好。

秋水,因为有一份清冽的心意,尘土都不接近它——就算尘土飘落在它上面,它也可以让他们沉降下来。做人,尽量也这样吧。

总之,“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人要既能“修已养其身”,又能“达人济天下”,有所坚持又有所不坚持,有所宽容又有所不容。为人处事,外圆内方,待人要善于体恤他的难处和苦处,但内心一定得有所珍重,让自己的精神和灵魂始终能有一方不被污染。有些事,别人可以做,但我不一定要做。

记得大学时代,我在系刊上曾主持过一个读书论坛,我给它命名“叶叶集”。踏上工作岗位后,我一直秉承这样的信念“收集每一片叶子,才是一个完美的春天”,平等善待每一位学生。人近中年,我常常想着:茫茫人海,浩浩时空,能活在同一片林子里,能活在同一段时光中,本来就是一件值得珍惜的事,要和大家互相守望、互相欣赏。比如,今天的读书报告会就是这样。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