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清明潮汕民俗文化杂谈 |
分类: 朝花夕拾 |
清明时节雨纷纷
我作为一个潮汕人,却对潮汕民俗文化不甚了解,可能因为父母都是医生,母亲又不是潮汕人的缘故。读大学时,我们整个宿舍基本都回哼唱几句潮剧,就我不会,也不喜欢。
对于祭祀的时间、物品、步骤、礼仪,我也不甚清楚。我没有去了解,祖先为什么将扫墓的时间定在这样一个季节。这个季节,阴雨霏霏,草木再长也无所谓啊。阴雨霏霏,老天像一个碎碎念的口沫横飞的糟老太婆,令人生厌。人影憧憧,大家好像各怀心事,难怪“欲断魂”,难怪要找酒家。
下午晚些时候,天居然晴了。我冲出门,投入采购的人群中,大家杂杂地采办着,我试图从他们的脸上寻找一点缅怀的忧伤的情绪,然而找不到,大家都急着把这件事完成掉——趁着天晴。街上到处塞车,喇叭声四起,人们都很烦躁。面包店里,有人一下子买了几十个面包,我看她面上的神情也很不耐烦,比我们这些在等的还烦。我们就这样坚守着传统。
早上起来时,肩膀刺痛,从不曾有过。我简直怀疑,是不是被打进钉子了,或长窟窿了。贴了块止痛膏,出门上班。这个季节,是我最讨厌的。因为有时关节会酸痛,这可能是早些年逞强的恶果。
踏上讲台,拼命讲。今年乱七八糟地放假,时间很紧,而且,今年对内容更熟悉,讲得也比较多。有时,我想,要不,像去年那样对付算了,又不甘,觉得去年是新教材第一年考试,试卷会容易些,今年可能就没那么便宜了。上课时很紧张,三四本书、练习同时在用着。
更让我紧张的是因特网这个模块的学习。可能因为气愤,所以,成了心理障碍,反而学不好。我为什么生气呢?我想不通一个普通教师为什么得学习到这个程度,除非我要到网络中心去工作。术业有专攻,我们所需要的操作可以让专业人员来帮助我们啊。我试着对自己说,这东西学了可以服务于自己的生活,但我打开自己的电脑,想按题目所指示地来操作时,却发现显示的页面与题目中的不同。
谁设计了这套系统?他用不用考语文?如果我出题,我一定让他写出“茴”字的四种写法。
下午,我在家做题,试着把内容和我去年参加因特尔未来教育培训的内容联系起来,不停地对自己说:“你看,你看,如果你去年掌握了这些内容,你就不用叫老师帮你了。”事实上,考完模块的两个星期后,基本也就忘得七七八八了。
但是,你有怎么办法呢?“天要下雨娘要嫁”,是清明,就一定要下雨;是后代,就一定要拜祭祖先;是毕业班的老师,你就一定要尽心尽力提高成绩;是高级教师,你就得跟得上信息时代的脚步。所以,我只能说:清明的雨啊,你下吧。你下,我也要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