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九下语文说明教育 |
分类: 教学设计 |
九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说明(精简版)
本册特点:以专题组织单元,兼备文学体裁,人文内涵丰富,突出文学赏析。
本册目标:培养欣赏文学作品和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力,学会品味、揣摩文学艺术语言,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学素养。
一、各单元目标及要求
第一单元:以土地情思为主题(中外诗歌)
达成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习自由体诗,了解诗的格调,理解艺术形象,欣赏诗中语言。
2.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找出诗中名句,旨在品味并积累。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诗歌,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加深对祖国和家乡的情感。
单元教学要求
学习本单元要注意诵读和体味,抓住诗中饱含诗人情感的具体形象,深入领会诗歌的情感内涵与思想意蕴。
第二单元:以人物画廊为主题(中外小说)
达成目标
1.知识与能力:抓住小说要素,了解小说特点,体会小说思想和艺术魅力。
2.过程与方法:学习时注意从人物描写入手,抓人物特征,概括人物性格特点,联系背景,理解主题,悟出其社会和人生意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大千世界的丰富多彩,培养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单元教学要求
注意从人物描写入手,抓住人物特征,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艺术构思和精炼的语言。
重点把握《谈》《人》用大量形象的比喻阐述自己对人生的某种认识,《地》借助对环境和写物描写,抒发自己人生感悟,要学会抓关键语句,深入理解作品丰富的内涵。
第四单元:以舞台人生为主题(中外戏剧)
达成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戏剧文学和影视文学知识,品味丰富的戏剧语言。
2.过程与方法:注意作品的人文内涵,注重以人文观念解读作品的思想内容。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戏剧文学和影视文学的特点,更好地欣赏作品,丰富对生活艺术的感受,培养文学鉴赏力。
单元教学要求
教学戏剧、影视剧本,关注在戏剧矛盾中体会独特的人物性格,学习戏剧的艺术语言,提高欣赏和阅读戏剧作品的能力。
第五单元:以百家争鸣为主题(诸子散文)
达成目标
1.知识与能力:重点了解各篇文言文知识,及其表达的主要观点以及论证方式,了解古代文化修养精神。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培养国民性格的精神,积累文言知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传统文化,了解先秦诸子散文的中国哲学思想源头,培养学生对文言文和古代文化的兴趣。
单元教学要求
学习本单元要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常用词语、句式是学习的重点;通过反复诵读来加深对课文理解,进一步感受古人的才略,丰富我们文言知识和阅读能力。
第六单元:以古代生活为主题(古诗文)
达成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文言常用词语,理解词义句式,评价作品意义。
2.过程与方法:熟读文本,理性地掌握文言知识,总结语言现象或某些规律。
3.情感态度价值观: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理解思想内容,从中吸收民族智慧,充实知识,丰富人生。
单元教学要求
整体把握课文,理清课文思路,背诵有关课文;整理文言词义,积累文言词语;发挥想象力,改写故事,或交流讨论评价作品。
二、阅读教学建议
1.文学作品重在以情动人。“情”必须由学生自己阅读和感受、体验、感悟、生发,唯有多读才能生成。
2.培养阅读兴趣是关键。阅读时要课内外结合,单篇和整本结合,各种文学体裁和文学相关的著作结合,中外作品结合等。
3.养成良好习惯是基础。一旦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如文摘、写读书笔记,勤查工具书等,都会形成阅读欲望,进入阅读更高境界。
三、综合性学习教学建议
1.把综合性学习和写作、口语交际整合起来。一般由每单元的课文内容生发、拓展来的,每项活动作灵活安排,必须突出语文性。
2.综合性学习可与课文后“研讨与练习”结合起来,可把仿写、改写或说话练习穿插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