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新闻人物周刊 |
分类: 教学反思 |
那天晚上,看央视一个叫“新闻人物周刊”的节目。这次请来了成君忆。他是《水煮三国》《孙悟空是个好员工》的作者。几年前,读了《水煮三国》之后,很是激动,发个信息给以前的一位老同事,她刚踏上领导岗位,她很喜欢,她儿子也很喜欢。
那晚的节目,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两位主持人要开餐馆,想请一个人当CEO,女主持人说曹操合适,他有进取心,手下个个是能人。男主持人说刘备合适,他宅心仁厚,人多愿为其效劳。成君忆也选刘备,他说不选曹操的理由引起了我的思考。他说曹操领导的团体个个野心勃勃,充满权谋,充满暴力,都不快乐。他们的结局可以印证这一点。刘备的集体大家觉得是在从事某项事业,也十分热爱这项事业。
这让我想起了学生对学习这件事的理解。许多学生,从小就被培养一种竞争意识,他们往往会将学习的乐趣定位为战胜某人的成功。于是,将某位学友当作竞争对象,互相砥砺,以求共同进步。然而当其中的一方老是失败时,学习这件事就变得很没意思了。竞争反而成了一种负担,让人难以站起来。这些学生忘了,竞争的动机是为了学习的进步,而不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比别人强。而学习的动机是为了让自己更好地了解这个世界、了解人,让自己的人生有所创造。很多人在竞争的过程都会迷失自我,忘了最初的目的。成年人也会,甚至由于知道成功很难,输不起而更甚。对于一个初中生来讲,这就很正常了。
因为过于渴望成功,战战兢兢,思维飞不起来,知识融会贯通,方法无法左右奉迎,往往更难成功。
上次统考题中,学赶马的人,学完后就一心想赢他的老师,但老是输。他干吗要这么做呢?难道赢另外一个人这件事非常重要?难道他的人生这个局中只有他老师一个人?目光长远的人让自己不会活得太累,自信的人不用过于着眼于眼前。
初三的学子应该明白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