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与你同行 |
前两天,我与学生讲我开博客的几个理由:包括它可以是老师生命历程的足迹,可以展现学生的才华,可以加强师生的交流等。
今天,学期已经基本结束了,天气很阴冷,阴冷的天气让我比较松弛,所以读网的同时,想不如对学生说点什么吧——你看老师说话的愿望是如此强烈,假期才要开始啊,这一定是一种职业病——其实,我还想着,不能开个博,跟学生说,然后又不理,学生一定会看不起你的。
这样的下午,谈谈老师开这个博客的私人原因。
作为一个教师,他的业务是一个成长过程。悟性,是上天给的,但悟性能不能发挥出来却需要阅历和契机,所以,老师与你们一起学习语文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开启悟性的过程。这个我们称之为专业成长的过程,朱永新教授说它的模式应该是: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你们的语文老师以前特别喜欢读书、也特别喜欢写作,但投身备考混战之后,书读得比较少了,也不写文章了,那支一直随身的钢笔“折戟沉沙”。虽然老师的丈夫一直念叨“你不要以为这样求专,不广,就绝对不精”,甚至苦口婆心地说“你不可放弃你最拿手的东西,不可放下笔”,但我还是不以为然,谁在乎呢! 慢慢地,等我想写论文什么的时,却发现我要用相当一段时间来使自己进入一种状态——阅读的状态,表达的状态,我意识到问题严重了。而且,当我偶尔有空拿起书来阅读时,总是能得到一些启示,我爱这种感觉。所以,我走着,走着,又回到原来的状态上来了,也好像跳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上。这是我不会像以前一样对教师这个职业,感到窘迫,劳累不堪甚至有点厌烦。
这段路走了13年,很奇怪,当老师到了她要评高级职称的时候,她静下心来,清点、反省自己的人生,并调整了自己的心态,明确前进的方向,在这个意义上,真得佩服有关部门将高级职称的评定时间定得如此巧妙。
13年,几乎是你们的整个生命,老师够老了吧。
最近,老师在了解一种叫“教育叙事”的东西,我想记录教师生涯的点滴观察和体会,将会是一份巨大的财富,于学生是件好事,于个人更是一件乐事和福事——因为我将有益于我的学生,又不疏忽了自己的生命。
明天,你们将清点你们这一学期的收获,祝你们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