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查语文卷(中)

(2008-01-04 22:19:25)
标签:

教育

分类: 练兵场

三、现代文阅读(35分)

(一)(12分)

《故乡》节选

鲁迅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阿!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

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11、“我”认为闰土的生活是“辛苦”而“麻木”的,在节选的这些文段中,作者通过几个方面来表现他的“辛苦”,请你概括出来,比如你可以概括“面容的

变化”。(4分)

答:                                                                     

1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描摹了一个细节,请体会这一细节,用一段话描写闰土此时的心理活动。(3分)

答:                                                                                                                                                                                                                   

13、儿时的伙伴多年以后相见时,竟变得“隔绝”了,你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2分)

答:                                                                 

14、从选文中,你体会到作者所希望的新生活是怎样的?(3分)

答:                                                                                                                                                                                                                

(二)(10分)

心系一处

                   董保纲

  在我的书房里,悬挂着一个条幅,上面是我自书的四个字———“心系一处”。最初知道这句话,是在作家贾平凹的一篇文章里:“一个和尚曾给我传授过成就大事的秘诀:心系一处,守口如瓶。”我之所以单取“心系一处”为座右铭,是因为我觉得,对我而言,“守口如瓶”并不重要,能做到“心系一处”才难能可贵。

  “心系一处”是人生的一种定力,没有坚强的韧性、持续的耐力,很难达到。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仅用5年多时间就获得了物理、数学双学士和物理学博士学位,并于1976年在他40岁时就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丁先生说:“与物理无关的事情我从来不参与”。事实的确如此,他是麻省理工学院咨询委员会成员,但几十年来他仅参加过两三次咨询会议,他的精神集中在科学上,集中在探索宇宙的奥秘上。很多人都认为他是一个天才,但丁肇中认为:“绝对不是,我最大的特点是比较专心。”他在实验室里做实验,有时候接连四五天不睡觉,正是专心致志使他的实验获得了成功。

  在这个越来越喧哗的世界,我们的目光常常被五光十色、光怪陆离的景色所吸引,能守住内心的一片宁静的确不易。作家苏童自《妻妾成群》被改编成电影后名声大振,上门的采访者、崇拜者络绎不绝,但是苏童很冷静,他对记者说:“门外的繁华不是我的繁华,我是过室内生活的人,一直很安静,现在更安静。”另一个作家张炜,则奉行“三不主义”———“不看热闹的书,不去热闹的地方,不交热闹的朋友”。

  对于许许多多的成功者而言,其实没有多少秘诀,无非就是他们比常人更能“心系一处”而已。“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能够做到“心系一处”是一种智慧。这种智慧不是一意孤行的固执,而是繁华过后的觉醒;不是缺乏思想的单纯,而是一种去繁就简的境界。试想,一个人的一生即使活到80岁,才仅仅有两万九千天,除去睡觉、吃饭等等闲杂时间,所剩无几。倘若在这短短的一生之中再左顾右盼,走走停停,又会留下多少清晰的脚印呢?只有那些真正心无旁骛的人,才能够站在人生的高处。

    愚公荷锄移山,终得天帝相助;达摩静坐参禅,石壁为之感化。在这里,“心系一处”变为一种无坚不摧的力量,任何艰难或者困苦,在它的面前都会变得微不足道。是的,当你处在人生的低谷时,“心系一处”会让你学会坚持,带给你重振雄风的希望;当你位于辉煌的峰颠时,“心系一处”能带给你一份清凉,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

15、“心系一处”这个词语的具体含义是什么?(2分)

答:                                                                                                                                          16、作者认为怎样才能做到“心系一处”?(2分)

答:                                                                                                                                          17、文章第三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简要分析它的作用。(3分)

答:                                                                                                                                          18、请你再举出一个“心系一处”并获得事业成功的例子。(3分)

答:                                                                                                                                                         

(三)(15分)

卖花婆婆

雨不紧不慢不大不小地下着,这是江南特有的黄梅天,把洪缄下成了水世界。

正是晴晨上班时分。车水马龙。人行道上游走着红花伞,远远望去,如飘着一朵朵水汪汪的红蘑菇花蘑菇。

我眯起眼迎着风卷起的水雾匆匆步行赶往单位,直走到华鑫大酒店门前时,一声苍凉的呢喃从对面传来,抬眼望去,前方拐弯处闪出一位老年女丐,瘦小的身子披了一件补丁摞补丁的雨衣,花白的乱发从雨帽中披散开,一张核桃般风干的脸,左手端着个盘子,右手拄着根拐杖在风雨中蹒跚。

我心里好一阵怜惜,这位老妪怕有七十多岁了吧?她的儿孙呢?她的家呢?遭遇了什么厄运令她在这老迈之年孤苦伶仃沿街乞讨?我并不富有,但我总是无法从可怜的残障人和老丐眼巴巴的目光下漠然走开。我赶紧打开坤包,摸出一张五元的票子捏在手中,我希望这点钱能给老妪带来一餐饱饭一丝温暖。

老妪颤颤巍巍走的近了,混浊的老眼企盼着我,将盘子托起。

“妹子,要白兰花啵?”

一股浓郁的花香袭来,掀来湿湿的白纱布,盘子里整整齐齐码了一堆洁白的白兰花,用细铁丝挽了个扣一头插一朵。长长的花瓣伸展着,闪着冰肌玉肤之光泽,像极了少女翘起的“兰花指”。

原来是位卖花的婆婆,我暗笑自己什么眼神。

“妹子,戴一朵白兰花吧,香一日哩。”老婆婆将拐杖扔下,拿起一对白兰花,举到我眼前,脸上的每一道皱纹里都是意味深长的笑。

枯藤般黑瘦的手,举着一对水灵灵的“兰花指”,在雨雾的氤氲中影影绰绰,这巨大的反差闪电般爆裂出一种蕴含禅意的美,诉说着衰败与新生、一瞬与永恒的千古命题。

           有俊男靓女从我们身边擦过,他们心事重重步履匆匆,没有人肯拿出一分钟来解读这个经典的画面。我顿生唏嘘之感:昔日那些轻盈的卖花姑娘呢?那一串串风铃般脆生生的叫卖声呢?莫非文明发展到今天,人非要老得不成样子了,才分外珍惜大自然天成的美丽与芬芳,用苍凉的呢喃劝世人与之共享么?

   “戴一朵吧妹子,不贵哩,三角钱。”老婆婆很想做成一笔生

   “卖一朵花你老人家赚多少?”我接过白兰花挂在胸襟衣扣上。

   “五分钱”。

           五分钱,现在一个一角硬币掉在地上人都懒得弯腰捡。我看着这位衣着寒酸的老人,将五元钱塞到她的手里说:“婆婆拿好,不用找了。”

    老婆婆幽幽看了我一眼,笑得更欢了。

          “难得妹子惜老怜贫,我是在卖花,不是乞讨,怎好不找钱呢?”她说着从衣襟里悉悉簌簌掏出一个旧包,一五一十找了一把零票子放在我的手上,笑眯眯说“意外之财要不得,挣来的饭吃得心安。”

           老婆婆拾起拐杖,一步步朝前走去,车轮轰鸣中又响起了苍凉的叫卖声:白兰花……

     回望老人佝偻的背影,羞愧加感动潮水般漫过我的身心,当一些鲜耻者在灯红酒绿中追名逐利之际,这位贫寒的卖花婆婆却用她的辛劳诠释了什么叫尊严。     

 

19.请简要梳理“我”的情感变化过程。(4分)

                                                                      

20.文章开头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2分)

答:                                                                                                                                          21.第四段划线处“我”的这一举动在情节安排上有什么用意?(2分)

答:                                                                                  

22、请联系上下文,谈谈下面这个句子中加点词的内涵。(2分)

有俊男靓女从我们身边擦过,他们心事重重步履匆匆,没有人肯拿出一分钟来解读这个经典的画面。

答:                                                                                                                                                  

23.试联系《故乡》中的杨二嫂,谈谈你对“尊严”的理解。(3分)

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