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 |
| 产后三日 | |
|
宝宝已经来到这个世界三天了,这三天经历了最紧张、最惊喜、最开心、最疼痛、最辛苦、最忙碌、最麻烦、最疲倦、最幸福、最无奈……如同五味杂陈一般通通涌入之前平静的生活,在这农历新年到来之前的短时间里为家庭的历史上划上了红红火火的一笔,尽管门外过节的爆竹声日渐浓烈起来,但家中所有人的目光注定围绕着这个小小的焦点——澳霖宝宝。 最紧张的人:爸爸。 从妈妈住院之日开始,每天都在焦虑紧张中度过,作为过来人的长辈们自然把生产这回事看的很淡,但是初为人父的爸爸既没有抱定横竖都是一刀痛的妈妈那般心胸坦荡,也没有勤劳能干的奶奶姑姑那般不畏麻烦的照顾母婴的实力,只能每天每天藏着一颗紧张的心等待宝宝出生的那一刻,却还要鼓励妈妈,不能在妈妈面前表露,徒增妈妈的不安定,真是干着急。 2月3日早上8点,看着妈妈换上手术服,披上棉大褂,跟着医生走进四楼手术室,爸爸的心情紧张而又焦虑,期待却又伤感,在手术室外无奈地被拦下,看见妈妈挺着大肚回首那最后一瞥的眼神,想说句鼓励的话也没能说出口,紧张得心碎了,心中不断地默默祷告,“上帝保佑,母子平安”。 在手术室外焦急地等待中,看见有做剖腹产手术的家属去交镇痛棒的费用……早先知道剖腹产后麻醉消失,产妇就要承受剧烈的刀疤之痛合并子宫收缩之痛,很多产妇无法忍受都会使用一些镇痛的药剂,其中就有“镇痛棒”这个名词。心中顿时打了一个激灵,难道镇痛棒是术中使用的?经过询问,果然如此。一下子紧张起来,进去手术之前并没有医生询问我们是否需要使用镇痛棒,我们也没有自己申请,这下糟糕,妈妈要吃痛了。上下寻找可以申请的医生,最后还是手术室外的看门护士帮忙进去通报麻醉师……当时9点,妈妈已经进去一个快一个小时了,护士出来说已经没有机会使用了,爸爸的心情一下子沉到谷底~ 妈妈住院之前曾有很强的剖腹产的意愿,因为她的同事朋友几乎都是剖腹产,而又说剖腹产没有疼痛的,被麻痹的妈妈怎么能毫无准备地承受住如此巨大的疼痛,这下凄惨了。 9点05分,手术室前台的护士把预定的宝宝卡交给了爸爸,看到上面的小脚印,心中只想着妈妈承受的痛苦,完全没注意上面的“性别:男”,之后奶奶看到了,真是喜出望外,大家都被妈妈亲眼所见是女宝宝忽悠了,不过爸爸还是放不下紧张的心情,继续在手术室外等待。之后有主刀的外科医生出来做手术过程描述,得知手术非常成功,妈妈出血不多,宝宝健康,心情少定。 11点30分后,妈妈的手术床被推出手术间,宝宝不在旁边。看着妈妈苍白的面孔,努力朝大家笑了笑,真是心疼。爷爷奶奶却急不可耐等着见孙子了。妈妈被挪上病房后一会儿,宝宝被护士抱来,大家都围向宝宝…… 最惊喜、最开心的人:爷爷、奶奶。 几乎所有的人都被妈妈忽悠说澳霖是女宝宝了,当然也包括妈妈自己。 手术室外,当奶奶发现宝宝卡上的性别是“男”时,那份激动欣喜,真是溢于言表了。因为我们是当天第一个拿到宝宝卡的,也就是最早做完手术的,所有手术室外的等待家属都围过来看,不得不说年纪大的人“重男轻女”的思想都很严重,知道是男宝宝后,争相向爷爷奶奶祝贺,爷爷奶奶拿着宝宝卡坐在那儿,笑得嘴都合不拢,像个弥勒佛了:) 也无可非议,爷爷奶奶希望抱孙子再正常不过的了,爷爷更加在意是因为到爸爸这辈,就已经是一脉单传了,香火的延续就全看宝宝了,这下爷爷放心了。莫大的惊喜,注定宝宝要受到万千宠爱咯~但愿不要溺爱才好。 最疼痛的人:妈妈。 生产的阵痛令女人变成母亲。 为回避产程之痛而宁愿选择手术的妈妈,万万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承受两种痛的混合。 3日术后,麻醉消失。 妈妈首先感觉到伤口撕裂的痛,嘴唇干裂,却也不能喝水,只能让爸爸用纱布蘸水湿润嘴唇。 咬咬牙,挺! 四个小时后,护士过来翻身,用手在妈妈的腹部挤压,妈妈痛到高声叫喊,汩汩血水从下身涌出,染红了垫在身下的吸水纸。好在翻身后,爸爸可以用吸管喂妈妈喝水了。 咬住嘴唇,挺! 六小时后,护士给妈妈打宫缩针,打进去两分钟,妈妈就感觉到更加撕心裂肺的宫缩之痛合并伤口之痛,妈妈用微弱的声音,轻轻地告诉爸爸,她眼中的爸爸有两个,她快要死了……爸爸不断鼓励妈妈要坚持住,要看到希望,过一天好一天的。如果实在痛,可以去申请使用杜冷丁,妈妈据绝了。奶奶说掐虎口可以减轻痛,妈妈没力气掐…… 掐不了虎口也要,挺! 一晚上不断伴随护士过来挤压腹部,打宫缩针,宫缩一次比一次剧烈,妈妈说她看见护士推门进来就不寒而栗,以致于每个护士进来她都要问,是不是要压她的肚子,每压一次,她都握紧再握紧爸爸的手,爸爸感觉的到,真的好痛,如刀剐,如针扎……漫长的黑夜,妈妈一直坚持忍受着这些,同房病友鼓励她转移注意力,她就胡乱唱歌,如游丝般的呻吟,让大家心都好痛。半夜爸爸去找护士申请杜冷丁被护士回绝,妈妈很有骨气的拒绝,爸爸握紧妈妈的手直到天亮…… 妈妈很勇敢。 三天来,通过妈妈的不懈努力,已经拔除尿管,已经通气放屁,已经能吃普食,已经能下床如厕,已经能喂宝宝吸奶头,只是奶水很少。还有最后一个考验就是拉大便了,骄傲坚韧的母亲一定能胜利通过的。 最辛苦、最忙碌的人:奶奶、姑姑。 每天陪夜一通宵一通宵地熬着不睡觉地看护着妈妈和宝宝的是,奶奶;宝宝出生后最拿手换尿布,一把一把接宝宝便便的是,姑姑。 最麻烦的人:宝宝。 出生后一天六次大便,白天睡觉,晚上哭闹。没的说,谁叫生了你。 最幸福的人:妈妈。 在经历了第一天的剧痛后,妈妈今天告诉爸爸,昨天她才开始好好看看宝宝,跟宝宝一张床睡觉,看着臂弯里的宝宝用力吸奶,脸颊一鼓一鼓的,那么可爱,开始产生出浓浓的感情了,这种感觉就是幸福啊! 最无奈的,是妇幼医院收费实在是……每天的收费明细表密密麻麻的项目,很多护理项目真是只有一个目的,圈钱!什么足疗啦,喂宝宝啦,测听力啦,举不胜举,最过分的是深更半夜的也要不断进来护理,在医院几乎没有一个晚上可以踏踏实实睡觉的,这样病人怎么可能得到充分的休息?无奈,现在的医疗状况如此,医疗体制改革真是失败! 明天又要交押金去了,至此已经花费6800多了,估计没个万儿八千的出不了院!不说这些煞风景的了。 母子平安健康比什么都好。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