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344437567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豫章世家坊(江西省进贤县)
(2017-08-21 00:03:31)
标签:
江西省
进贤县
文港镇
豫章世家坊
分类:
牌坊(原创摄影)
豫章世家坊位于江西省进贤县文港镇张罗村(1968年之前属临川县)前,坐北朝南,坊匾为南宋遗存,国内罕见。
豫章世家坊自南宋始建以来,一直为文港镇张罗村总门坊。张罗村姓张也姓罗,自古和睦相处。家坊石匾“豫章世家”为南宋人罗点手书。家坊四柱三间两重檐,麻石青砖结构,始建于南宋,明代后裔重修,清代光绪年间朝廷官员再次重修。坊面宽5.81米,两中柱间宽3.02米,门宽1.36米;坊正中脊高4.95米,两侧脊高3.85米,门高2.4米,坊四柱立于石础上,四柱上部及两侧下部横梁雕刻成六方几何纹饰。坊匾“豫章世家”为行楷书,右上角小字书“宋枢密罗点”;左侧小字“明后裔重修”、“光绪□□上镇摄提格”。“光绪……”几个字重叠于匾额“家”字左侧。村上长者相告,匾额两侧图案为宰相传茶,说的就是南宋兵部尚书、枢密罗点进谏宋光宗上朝的故事。
罗点,宋代淳熙进士,曾任校书郎、兵部尚书等职。张罗村代代相传的罗点故事,与《中国人名大辞典》记录的罗点小传相合。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在其《夸毗》一文中,引用罗点话云“无所可否,则曰得体。与世浮沉,则曰有量。众皆默,已独言,则曰沽名。众皆浊,己独清,则曰立异。”(见《宋史本传》)。可见罗点的德行,一直影响着后人。匾额两侧雕刻图案为“宰相传茶”与“狮象把门”,说的正是罗点敢于进谏的故事。匾额上方是“五凤朝阳”,下方横梁是“二龙戏珠”,则对应的是罗点的地位。两次间上方短横梁及下部皆有石雕动物、花卉。坊中及两侧上部皆逐级向外砖砌斗拱,上盖灰瓦,四角斜向上做成翘角状,坊脊正中有官帽。坊的所有石雕部分,都涂成红绿黄蓝紫各色,而且村上八九十岁的老人都说色彩一直未变。
豫章世家坊后(北)为进入村庄的麻条石巷道。巷道两侧留有清代民宅建筑,分别有石匾曰“清河世家”“奎璧交辉”“南轩风范”“爽气西来”“学绍横渠”等,见证着该村崇尚读书的文明风气。张罗村制作毛笔,有千余年历史,现仍为华夏笔都之重点毛笔制作村落。坊前东南近20米处,有一麻石圆圈古井,井内亦用麻石砌筒。井圈外围有四个不能识别的阴刻文字。
豫章世家坊坊柱上部石雕与底部石础,与进贤县七里罗源陈家明永乐八年(1410年)牌坊建筑风格一致。据临近地区类似建筑风格及坊匾上小字“明后裔重修” 推断,坊的主体建筑为明代早期建筑,由此再推断,对应清代光绪“摄提格”年号的三个寅年,则分别为戊寅(1878年)、庚寅(1890年)、壬寅(1902年)又一次重修,这次只是维修坊顶及门框局部,主体建筑并未维修。这次维修至今最近也110年了。在古代牌坊上雕刻上彩,进贤县境内仅此一处,江西省内外也不多见。2006年,豫章世家坊被公布为江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张罗村人不明白的是,罗点为豫章世家坊匾的题写者,但罗点是百余里外的崇仁人而并非张罗村人,而牌坊匾额两侧图案,为何又恰恰是罗点“宰相传茶” 的故事。张罗村人只能解释说“八百年前同一家”。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正在消逝的赣民居2017(15)—文港镇周坊村(2)(江西省进贤县)
后一篇:
正在消逝的赣民居2017(16)—叶村(江西省进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