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华林书院(上)(江西省奉新县)

(2013-09-28 09:21:40)
标签:

江西省

奉新县

华林书院

万年宫牌坊

召神台

分类: 书院(原创摄影)
华林书院(上)(江西省奉新县)
万年宫牌坊位于赤岸镇下坑村湾里村北4公里的浮云山上。牌坊高6.43米,边楼高5.5米,全宽10米,4根花岗石柱一字型排列,构成435楼。正楼匾为长方形青石板,刻有万年宫三字,右边款四十七天师张真一书,本宫进道堂道士游大昌,左边 师刘恒静中王大横弟江甘和抽已财创立。其背面刻万年宫三字,右边款大明治七年左边款甲寅岁冬月竖。匾正背面的上方均刻有字。青石板右边刻北位清高,冯水一方之胜。左边刻圣恩重立,浮丘亘古之光。上方横梁上刻大明弘治七年,甲寅岁冬月。牌楼两侧有一楹联,曰八百洞天三岳境,九重恩赐万年宫。牌上文字均为楷体阴刻。牌坊门两边各有一头巨狮,其中一头为母带仔。万年宫系天师道设坛炼丹之处,又是华林书院师生供祀神仙之桥。牌坊是这一道教建筑群的导入部分。牌坊前有九龙剑池、会仙桥,牌坊后有召神台、八百洞天。
华林书院(上)(江西省奉新县)

华林书院(上)(江西省奉新县)

华林书院(上)(江西省奉新县)

华林书院(上)(江西省奉新县)

华林书院(上)(江西省奉新县)

华林书院(上)(江西省奉新县)

华林书院(上)(江西省奉新县)

华林书院(上)(江西省奉新县)

华林书院(上)(江西省奉新县)

华林书院(上)(江西省奉新县)

华林书院(上)(江西省奉新县)

华林书院(上)(江西省奉新县)
召神台内神像
华林书院(上)(江西省奉新县)

华林书院(上)(江西省奉新县)
召神台被挖开地宫内放置的石匾。
华林书院(上)(江西省奉新县)

华林书院(上)(江西省奉新县)

华林书院(上)(江西省奉新县)

华林书院(上)(江西省奉新县)

华林书院(上)(江西省奉新县)

华林书院(上)(江西省奉新县)
召神台位于万年宫牌坊之后20米左右处,是一座花岗石砌成的石台。石台上建有一座小石庙,石台和石庙共高约3米,朝南正向。小石庙的内壁刻有天将和石像。传说召神台本是一个小土坡,因有天将夜半在此点阅过天兵,故后人用花岗石把土坡围砌起来,建庙以作纪念。 
华林书院(上)(江西省奉新县)

华林书院(上)(江西省奉新县)

华林书院(上)(江西省奉新县)

华林书院(上)(江西省奉新县)

华林书院(上)(江西省奉新县)

华林书院(上)(江西省奉新县)

华林书院(上)(江西省奉新县)

华林书院(上)(江西省奉新县)

华林书院(上)(江西省奉新县)

华林书院(上)(江西省奉新县)

华林书院(上)(江西省奉新县)

华林书院(上)(江西省奉新县)

华林书院(上)(江西省奉新县)

华林书院(上)(江西省奉新县)

华林书院(上)(江西省奉新县)

华林书院(上)(江西省奉新县)

华林书院(上)(江西省奉新县)

华林书院(上)(江西省奉新县)

华林书院(上)(江西省奉新县)

华林书院是江南古代四大书院之一、与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和鹅湖书院齐名,其址在华林浮云山上。

华林书院最早是胡氏家族私塾,后发展为华林学舍,宋初胡仲尧将其扩建为华林书院。它是一所家族化书院,曾为大宋朝廷培养大批人才,仅宋代华林胡氏一门就走进士55名,官至刺史尚书宰相者不乏其人,其中大多是华林书院培养的。华林书院取得显著成果,震惊宋代文坛,宋端拱二年,胡仲尧长子用之与其叔克顺同登进士第,幼子用庄探花及第,一时名震朝野。宋真宗曾赋诗御赞:一门三刺史,四代五尚书。他族未闻有,朕今止见胡。” 

华林书院是宋代国子监主簿、教育家胡仲尧于宋雍熙初年(公元984年),在县治西南二十五公里的华林山东麓的元秀峰下创办的一所私人书院。这里山川毓秀,环境清幽,风景如画。比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早扬名100多年。

书院办学有四大特色:一是文学派的书院。在华林书院可以尽情地呼吸文学的芬芳,到书院讲学的全都是文学家,诚如当时诗人曾致尧所称:宾友尽为文苑客。二是家族化的书院,创民办大学之先例。胡氏累世累代同心同德,培养了一种共有的风尚,把家族教育办起来,讲经史、诵诗书、习礼义。他们办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把累世聚居、数代传经的家风传下去,以博取孝悌声华辉北阙,门闾显赫耀南方。三是重视女学,开收容女生之先河。在我国历史上许多著名的书院中,至今都还没有听说过有收容女生的,可华林书院在此方面却书写了新的一页。家族中有愿受教育的女性,甚至亲友中的女性,都被招收进去。在书院的西面,还为女生专设了一个女膳堂。书院中的女生也跟男生一样,享有书院的各种权利。若有名流来院讲学,她们便列绛纱幔帐以听;书院举行盛宴,她们照例参加。宰相向敏中曾有花凝玉勒含烟露,酒泛金樽醉绮罗的诗句以纪实。四是办学经费全由家族承担。

胡仲尧,洪州奉新人。世世代代都住在一起,整个家族有几百人。胡仲尧在华林山别墅(庄园)建造学堂,那儿聚集了上万卷书,设置了大厨房和大粮仓,用来邀请四方游学之士来这交游讲学。南唐后主李煜当时曾经授予他寺丞一职。宋代雍熙二年,皇帝下诏书表彰他们这个大家庭。胡仲尧去朝廷感谢皇上恩情,皇上赐予他白金器二百两。淳化年间,洪州境内遭遇干旱而歉收,胡仲尧打开他家的米仓(平价卖粮或无偿发放粮食)以降低物价,又用自家私人的钱修建南津桥。宋太宗嘉奖他,授予他洪州助教一职,胡仲尧答应每年稻谷、水果成熟了的时候把这些东西进贡给内东门司。淳化五年,派他的弟弟胡仲容前来庆贺寿宁节。皇上召见胡仲容,特别授予他试校书郎,赐予他袍笏犀带,还把御书赐予他。公卿大臣们都赋诗称赞这件事。胡仲尧也渐渐地升任为国子监主簿。

胡仲尧死后葬在家乡李八百洞之右的雷家山。墓碑:宋国子监主薄胡仲尧之墓。墓志铭是宋初著名的词人、宰相晏殊写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