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百丈禅寺(禅宗祖庭)(江西省奉新县)

(2013-09-23 17:11:03)
标签:

江西省

奉新县

百丈禅寺

禅宗祖庭

中国古建筑

分类: 佛教祖庭(原创摄影)
百丈禅寺(禅宗祖庭)(江西省奉新县)

百丈禅寺(禅宗祖庭)(江西省奉新县)

百丈禅寺(禅宗祖庭)(江西省奉新县)

百丈禅寺(禅宗祖庭)(江西省奉新县)

百丈禅寺(禅宗祖庭)(江西省奉新县)

百丈禅寺(禅宗祖庭)(江西省奉新县)

百丈禅寺(禅宗祖庭)(江西省奉新县)

百丈禅寺(禅宗祖庭)(江西省奉新县)

百丈禅寺(禅宗祖庭)(江西省奉新县)

百丈禅寺(禅宗祖庭)(江西省奉新县)

百丈禅寺(禅宗祖庭)(江西省奉新县)

百丈禅寺(禅宗祖庭)(江西省奉新县)  
百丈禅寺(禅宗祖庭)(江西省奉新县)

百丈禅寺(禅宗祖庭)(江西省奉新县)  
百丈禅寺(禅宗祖庭)(江西省奉新县)

百丈禅寺(禅宗祖庭)(江西省奉新县)

百丈禅寺(禅宗祖庭)(江西省奉新县)

百丈禅寺(禅宗祖庭)(江西省奉新县)
延请怀海禅师来百丈山开山立寺的甘公墓。(明嘉靖年重建)
百丈禅寺(禅宗祖庭)(江西省奉新县)  
百丈禅寺(禅宗祖庭)(江西省奉新县)

百丈禅寺(禅宗祖庭)(江西省奉新县)

百丈禅寺(禅宗祖庭)(江西省奉新县)  "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老寺位于新寺右侧,老寺后山通往"真源"“天下清规”"野狐岩"石刻的竹林小径。
百丈禅寺(禅宗祖庭)(江西省奉新县)

唐宣宗在百丈寺当沙弥时,到后山凿石引泉,寻找水源,在此发现源头并亲书“真源”二字。
百丈禅寺(禅宗祖庭)(江西省奉新县)  
百丈禅寺(禅宗祖庭)(江西省奉新县)

百丈禅寺(禅宗祖庭)(江西省奉新县)
"天下清规"、“碧云”石刻
百丈禅寺(禅宗祖庭)(江西省奉新县)

百丈禅寺(禅宗祖庭)(江西省奉新县)

百丈禅寺(禅宗祖庭)(江西省奉新县)
"龙蟠石"石刻。
百丈禅寺(禅宗祖庭)(江西省奉新县) 
百丈禅寺(禅宗祖庭)(江西省奉新县) 
百丈禅寺(禅宗祖庭)(江西省奉新县)
位于百丈寺后的一块长满苔藓的石头上,上刻有“狐岩”二字,人们常对不甚懂禅道的和尚叫野狐禅,即由此而来。
百丈禅寺(禅宗祖庭)(江西省奉新县)  野狐岩后一株百年红豆杉。
百丈禅寺(禅宗祖庭)(江西省奉新县)

百丈禅寺(禅宗祖庭)(江西省奉新县)  
百丈禅寺(禅宗祖庭)(江西省奉新县)  
百丈禅寺(禅宗祖庭)(江西省奉新县)

百丈禅寺(禅宗祖庭)(江西省奉新县)

百丈禅寺(禅宗祖庭)(江西省奉新县)  
百丈禅寺(禅宗祖庭)(江西省奉新县)  
百丈禅寺(禅宗祖庭)(江西省奉新县) 
百丈禅寺(禅宗祖庭)(江西省奉新县) 
百丈禅寺(禅宗祖庭)(江西省奉新县) 
百丈禅寺(禅宗祖庭)(江西省奉新县) 
百丈禅寺(禅宗祖庭)(江西省奉新县) 
百丈禅寺(禅宗祖庭)(江西省奉新县) 
百丈禅寺(禅宗祖庭)(江西省奉新县)

百丈禅寺(禅宗祖庭)(江西省奉新县)

百丈禅寺(禅宗祖庭)(江西省奉新县)

百丈禅寺(禅宗祖庭)(江西省奉新县) 
百丈禅寺(禅宗祖庭)(江西省奉新县)  
百丈禅寺(禅宗祖庭)(江西省奉新县)
百丈寺坐落于久有“仙源灵境”之誉的江西省奉新境内百丈山中,是中国佛教禅宗“禅林清规”的发祥地,又称“天下清规”,中国佛教禅宗古寺庙之一,该寺迄今已有1200年历史,背山面田,占地1200亩,原有七进殿堂,掩映在苍山翠竹之中,在中外佛教界享有盛名。是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唐大历间(766-778),县里一乡绅,甘贞创建的,初名为“乡导庵”。当时唐朝极度盛行佛教,倡导因果

轮回。佛教为当时“国教”。后延请大智禅师怀海在此住持修行,遂改名为“百丈寺”。大智怀海禅师影响甚大。沩仰、临济、黄龙、杨岐诸宗皆出其下。尤其是他自创禅院清规以来,农禅并重的创举和实践,尽改僧尼云游在外,沿门托钵,不事劳作之习,强化了丛林组织形式,奠定了禅门的经济基础,推动了禅宗的发展。

佛教禅宗自达摩首创以来,出现了有戒不守、有律不循,曾出现过争当法嗣,争夺袈裟等丑闻。从前的清规戒律已起不到制约规范的作用。怀海到达百丈寺后,对此现象深感不安,他多年勤研佛经,探究禅理,终于在百丈寺为禅宗另立一种规式,他采寻大小戒律,综合儒家礼仪,撰写了“诏天下僧悉依此而行”的《禅门规式》又称“百丈清规”。从此百丈寺声名大振,香火极盛,在中外佛教界极负盛名,有“三寺五庙四十八庵”之说。

唐、宋、元、明、清都曾有许多高僧在此住持弘法。临济宗鼻祖黄檗禅师,沩仰宗鼻祖灵佑禅师也曾追随怀海大师在百丈寺参禅学佛。唐朝惟政,宋代有道恒、道震、智映、净司;元代有大昕、德辉等;明代有明雪禅师;清代有云堂、德清、石兰等高僧都曾在此住持弘法。明代诗人毛蕴德曾有一首诗这样赞誉百丈山“雄风高百丈,香火镇千秋,名誉魁多士,清规遍九州”。可见百丈清规对全面佛坛影响多大,也奠定了百丈寺禅宗祖庭的地位,百丈寺历经南唐、宋、明、清朝多次损毁变迁重建。

咸丰十一年(1861年),太平天国李秀成,率领大军路过奉新,再次焚毁百丈寺,只留有一座大雄宝殿、僧疗至今。

2004年当代佛门泰斗,百岁高龄本焕长老集亿元善款重建百丈寺祖庭。重建工程于2009年9月顺利告竣,寺庙占地1200余亩,建筑面积4万余平方米。2011年8月31日举行了开光庆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