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养在深闺人未识—茶坪花桥(江西省靖安县)

(2013-02-13 08:03:22)
标签:

江西省

靖安县

中源乡

茶坪花桥

茶坪村

分类: 古桥(原创摄影)

养在深闺人未识—茶坪花桥(江西省靖安县)
    白云深处,靖安人家,大年初二,我们终于踏上了寻访靖安花桥之旅,靖安花桥原属西岭乡,两乡合并后归中源乡管辖,远离尘嚣,交通极其不便,花开花落,200多年过去了,花桥依然,周边古树林立,山泉清泻,古朴幽静异常。

养在深闺人未识—茶坪花桥(江西省靖安县)

养在深闺人未识—茶坪花桥(江西省靖安县)

 

养在深闺人未识—茶坪花桥(江西省靖安县)
    大自然的馈赠,古人的巧夺天工,在此结合的一览无余。古人的高度审美,直至今天我们也不禁叹为观止。庐山观音桥名声在外,靖安花桥和庐山观音桥相比,小姑独处,具体而微。(向图中小面包车主人致谢,赞一个!)
养在深闺人未识—茶坪花桥(江西省靖安县)
    养在深闺人未识—茶坪花桥(江西省靖安县)


养在深闺人未识—茶坪花桥(江西省靖安县) 
养在深闺人未识—茶坪花桥(江西省靖安县)
   很多名胜修旧不如旧,有的已名实不符,如同被抹了花脸一般,开膛剖肚,惨不忍睹。历经战乱、文革、房产旅游开发,藏之深山,茶坪花桥幸运的走到了今天,也愈发显得珍贵无比。 
养在深闺人未识—茶坪花桥(江西省靖安县)  
养在深闺人未识—茶坪花桥(江西省靖安县)  
养在深闺人未识—茶坪花桥(江西省靖安县)  
养在深闺人未识—茶坪花桥(江西省靖安县)  
养在深闺人未识—茶坪花桥(江西省靖安县)  
养在深闺人未识—茶坪花桥(江西省靖安县)  
养在深闺人未识—茶坪花桥(江西省靖安县)  
养在深闺人未识—茶坪花桥(江西省靖安县) 
养在深闺人未识—茶坪花桥(江西省靖安县)  
养在深闺人未识—茶坪花桥(江西省靖安县)  
养在深闺人未识—茶坪花桥(江西省靖安县) 养在深闺人未识—茶坪花桥(江西省靖安县)

养在深闺人未识—茶坪花桥(江西省靖安县)

养在深闺人未识—茶坪花桥(江西省靖安县)

养在深闺人未识—茶坪花桥(江西省靖安县) 
养在深闺人未识—茶坪花桥(江西省靖安县) 
养在深闺人未识—茶坪花桥(江西省靖安县) 
养在深闺人未识—茶坪花桥(江西省靖安县) 
养在深闺人未识—茶坪花桥(江西省靖安县) 
养在深闺人未识—茶坪花桥(江西省靖安县) 
养在深闺人未识—茶坪花桥(江西省靖安县)  

养在深闺人未识—茶坪花桥(江西省靖安县)

养在深闺人未识—茶坪花桥(江西省靖安县) 
养在深闺人未识—茶坪花桥(江西省靖安县) 
养在深闺人未识—茶坪花桥(江西省靖安县) 
养在深闺人未识—茶坪花桥(江西省靖安县) 
养在深闺人未识—茶坪花桥(江西省靖安县) 
养在深闺人未识—茶坪花桥(江西省靖安县) 
养在深闺人未识—茶坪花桥(江西省靖安县) 
养在深闺人未识—茶坪花桥(江西省靖安县) 养在深闺人未识—茶坪花桥(江西省靖安县)

养在深闺人未识—茶坪花桥(江西省靖安县)

养在深闺人未识—茶坪花桥(江西省靖安县)

养在深闺人未识—茶坪花桥(江西省靖安县)

花桥,位于江西省靖安县城以西70公里处的中源乡茶坪村刘家自然村村口,横卧于白云峰峡谷。倚桥而立,有如身在仙境;举目四顾、山峦叠翠、古树参天、修篁竞舞。下瞰深涧,发源于白云峰下的溪水在幽谷中奔流,中穿桥拱而下,泻落在桥下的岩石上,形成瀑布,蔚为壮观。     花桥是江西较为罕见的单拱石桥。因桥上建有的亭楼绘有各种图案,且桥栏杆两厢均有石刻浮雕图案,故取名花桥。始建年代和目的不详,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居住于此的刘氏家族捐资重修。花桥是靖安县人民政府公布的第一批重点保护文物。1987年被列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花桥为亭楼式单拱石桥,拱发券于对峙溪流两岸的峭石上,拱结构为“横联砌置”。桥面平坦无阶,宽4米,长20.6米,通高9.96米,总共占地110平方米。桥用花岗石、亭楼用杉木所建。桥亭里立石柱12根,木柱12根,分三高二低成五间建筑。正中一间最高,桥面到顶端5.8米,两层结构,上层为楼台,内有石凳,传说系仙女绣花之座。桥亭为歇山顶,重檐翘角。桥栏两厢镶嵌0.83×0.42米浮雕石刻花板16块,均雕刻有吉祥之物图案,如麒麟、狮、象、马、鹿、荷花等,形象逼真。     桥体前面镌刻有当时监修、捐款人和每一房捐款的记载。如“贤相为监修,刘福圆修。刘良士房助钱十千、楚二公助钱十四千、文三堂助钱十乙千、红六房助钱八千、震钱公助钱七千、七公助钱七千、三堂九千、红太房八千、思一公五千、颜衍堂八千、士常助钱四千、晏十堂助钱七千文。”另20根石柱上刻有资助人家名姓,如靠右前面石柱上镌刻有“刘以松修”;靠右后面石柱上镌刻有“刘山山堂修”;东边石柱镌刻有“刘胜秋仝侄孙受衔修”;西边前面石柱镌刻有“刘士斐兄弟修”;东边前面石柱镌刻有“刘凌一堂修”;两旁的小石柱也都镌刻着资助人名姓,除后面靠东柱子上镌刻有“刘阿罗仝男受大助修和刘阿序仝男央洗助修”外,其余字迹都模糊不清。     另有文字石刻两块,一块刻重修集资人姓名。有“重修洞桥资助花名册人员85位与清乾隆五十七年八月” 字样。另一块刻有“刘府诸位先生修洞口石桥告竣恭呈俚言一律:偿粟兴功自古传,幸逢洞口仿前贤。插天螮蝀昭奇迹,跨海鲸鲵布福田。题柱有资非我业,赋诗在此是君诠。双亭更壮山溪胜,盘石功垂亿万年。通邑领修,石匠□□□题镌(石匠姓名被铲除)。乾隆五十七年仲秋月谷旦。”     花桥在1980年由当时的茶坪大队出资维修过一次,后来县文化局博物馆曾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拨款2000元再次维修。     茶坪花桥是我国悠久的古建筑历史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存在弥足珍贵,并以其独特的结构、无法估量的历史价值而同所有古建筑一样,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发展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