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老年大学演讲与口才第13节演讲中的手势、眼神、表情的运用

标签:
第13节演讲中的手势眼神表情运用 |
分类: 学习园地 |
2021年1月12日收看回放课
第13节 演讲中的手势、眼神、表情的运用
心理学家有一个公式,一个人的演讲表达,语言占7%,声音占38%,55%来自肢体,也称体态语。无声的语言,如手势、眼神和表情是吸引观众不可缺少的,会使演讲更生动。
一、手势的运用
有人就这么说过,手势是演讲者的第二张脸。掌握和运用好手势,不仅可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而且也能使听众通过视觉的帮助而获得对演讲的深刻印象,使演讲语言更显生动、形象,从而增强演讲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能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
1、抒情手势。其主要作用是表达感情的。此手势在演讲中运用频率最多。比如:兴奋时拍手称快;恼怒时挥舞拳头;急躁时双手相搓;果断时猛力砍下摊开;双手表示没办法等。抒情手势是一种抽象感情很强的手势。
2、比拟性手势。是指演讲者为使听众对抽象事物有一种具体感、实在感,从而用手表示一些比较复杂的感情和比较抽象的概念。例如,演讲者在作报告时,想要号召大家团结起来,可以紧握拳头。
3、模拟手势。用手势描述形状物,其特点是“求神似,不求形似”。比如用双手合抱,把梨子虚拟成一个大球形,表达出人们的真情实意。模拟手势信息含量大,升华了感情,有一定的夸张色彩。
4、指示性手势。是指演讲者在指明对象或发出指示时,所使用的手势。我们看电影和电视就常看到。在领导活动中,也被大量使用。恰当的指示性手势就是这样,既能有助于表达感情,又具有很大的包容量。
演讲时,可以根据自己想要取得的演讲效果,结合使用不同的演讲手势。在演讲时确立一个正确的手势形象时,要遵循一定的规则:
第一、精当。所谓精,就是精确,演讲者做出的手势要能够精确地表达出它特定的意义和内涵。所谓当,就是适当.在演讲中,手势既不要过多,也不能太少,要根据演讲内容的需要使用手势,让最富有哲理性和情感的有声语言与必要的手势有机地配合在一起.力求用最精当的手势,获得最强烈的现场效应。
第二、自然。演讲的手势贵在自然.因为自然才是情感的真实流露和体现,才能给听众以赏心悦目的美感,而任何矫揉造作的手势都只会引起听众的强烈反感。所以,演讲者的手势要做得舒展大方,又自然流畅,既不可过于张狂,也不能过于拘谨。总之,每一个手势都要随着演讲者的情感活动自然形成和外现。只有自然的手势,才能拨动听众的心弦.
网上老年大学戴老师集十年的讲师经验,总结了手势运用的口诀:一砍、二削、三握拳、四伸手指、五手抚胸前。值得学习借鉴。
1、“只要大家共同努力,齐心协力,我们的团队一定会发展壮大!”把手举起,向下有力一挥,带有号召性、鼓动性。
2、“同志们,黄、赌、毒,必须彻底清除!”你配合有声语言,把右手臂放到胸前,然后迅速向斜下方打出去,这样就能表达出那种反对的强烈感情。
3、“我们志愿服务队是最好的团队!”伸出左手,握拳举起,充满信心。
4、“野生动物的命运令人忧虑,无论是天上飞的,还是地下跑的,全在捕猎者贪婪的视线里”,你不妨伸出食指,上下一指,表示天上和地下,就能够给听众以直观的实感。另,“我今天给大家讲三个问题,第一点”,可用手指表示。但注意不要用手指指人(不礼貌)。
5、“祖国,请相信我吧,永远忠于您的,是一颗火热跳动的心!”你把右臂抬起,手抚胸口,就象征了一种忠诚的意念。
二、眼神的运用: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神交流是人际交流最主要的一环。无论使用哪种目光接触的方式,都是为了表达一定的思想内容、感情,目光接触技法的运用要和有声语言以及其他体态动作密切结合,协调一致。同时,在运用目光时,大多数时候应表现出信心和活力,显示出应有的风度。
第一,要赋予目光的传递与演讲内容保持一致。因为眼睛本身总带有一定的思想感情色彩,如果你不能有意识的使用它,或者失去自我感觉地乱用一通,势必引起听众的误解。比如,要给听众一种可亲感,以利于他们接受你的意见,就应该让眼睛闪现热情,诚恳、坦白、亲切的光芒。
第四,俯视:眼神向下,用于感伤、低落。有时,台下是小朋友,眼神向下看着。
眼睛的活动不但要和脸部的表情协调一致,而且还要同有声语言密切配合,才能收到更大的交流效果。只有协调一致,才容易为听众所理解,也才能有效地把眼睛的神色变化烘托出来。
三、表情的运用:
面部表情丰富多彩,可以说是另一种深刻、直观的表达方式,甚至比语言、手势等更能使人入木三分。有句话叫“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或许就是在说表情的力量吧!法国作家、社会活动家罗曼·罗兰说:“面部表情是多少世纪培养成功的语言,比嘴里讲的更复杂到千倍的语言"。那么我们在演讲中该怎样运用表情呢?
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部分很重要。
仰视:表示崇敬或傲慢。
俯视:表示关心或忧伤。
正视:表现庄重、诚恳。
斜视:表现轻蔑、不屑。
环视:表示交流或号召。
凝视:表示专注或深情。
点视:表示具有针对性和示意性。
眉毛:双眉往上扬,表示喜悦、亲切、肯定、满意、赞扬;双眉微蹙,表示疑问、忧虑、悲伤。
在演讲中,手势、眼神和表情综合运用,加上语言的表达,就会使演讲生动、形象,使演讲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