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站长

(2007-12-24 20:38:39)
标签:

感悟随笔

回忆

六十年代

老站长

杂谈

分类: 职业生涯
 

                                       老 站 长

    从2007年1月26日的《华西都市报》二版上,看到了“成都沙河堡火车站3月开建”的消息和沙河堡火车站彩色效果图。在运营三十多年的成昆线上的五等小站原址,成都将计划要投资25亿元“新建成都历史上最大的客运站”,该站将在2009年6月全部建成竣工。看后我的心情十分激动。一是国家建设的飞跃发展,振奋人心,二是沙河堡车站-三十多年前我曾接受再教育的地方,真要“鸟枪换炮”了。不由得使我想起当年的岁月和在那里的难忘故事。

    成昆线上的第一个小站-沙河堡车站,从试运营到现在已有30多年了。小站换了好几任站长,但印象最深,不能忘记的是第一任站长-陈善良。

    小陈从南站电务工区到我单位,告诉我一个不幸的消息。他父亲患肝癌已去世了。这期间我经常出差,没来得及看看他老人家。尽管我在这个站仅工作两年,但总觉得对这位象他名字那样善良而坎坷的老人,没能最后见上一面,心里就象欠了帐似的。

    那还是1969年12月,我从大修队调到成峨车务段,分配到沙河堡车站工作的事。报到那天一大早,我穿着退了色的干净的工作服,背着行李,由原分队的两位师傅陪我从分队步行到成都南站,师傅们等我上了火车,就返回去上班了。从成都南站乘火车一站就到了新单位。一下站台,看到的就象任段长说的那样,站台是土的,站房破旧,但小站十分宁静。我直奔运转室,当班的就是站长。老站长50多岁,带上老花镜一边看我递上的介绍信,一边操着较浓的上海话对我说:“昨天段上打电话说要分来一个女大学生。”周围的师傅帮我接下行李。站长说:“我们站房和宿舍都是干打垒的,住房已满,只有一间厨房,挺乱的,不知道你来得这么快,还没有收拾出来,咱们上去看看,刚到这里先休息两天再安排工作。”边说边帮我提行李一起到后面宿舍。这时,我才看清楚,车站只有三间的平房作为站房,运转室的地面也是土的,也就有十平方,候车室是20多平方的大屋子,旁边是客货运室,站舍的侧面有两排二层楼房,前排是养路工区的宿舍,第二排是车站宿舍,一楼是家属住房,二楼是单身宿舍。所有的房子的外墙面是一层砖,里面的墙是一层土坯,刷了一层灰浆。一上楼看见走廊两侧的墙皮掉了不少,厨房的门是开着的,刚到门口就冲出一股说不出的难闻的气味。地上有鸡笼子,灶台上有两个泡菜昙子,还堆放些垃圾等,这些都是各位师傅的。我把行李放在走廊上,跟站长说,您忙着吧,我会收拾好的。那时候小站站长是不脱产的,我生怕影响他的工作。老站长下去上班了,我先帮师傅们搬他们的东西,师傅们还给我拿来消毒水,就把这六平方的厨房消消毒,很快就打扫干净了。大个子李师傅帮我抬来一张单人木床,刚刚放得下。我找来旧报纸,把墙边周围的墙糊上,又找来一张毛主席在天安门广场招手的画贴上,把早已看不清的玻璃擦亮,小厨房变得干净多了。二楼休班的几位师傅都来“参观”我的宿舍,有的师傅还风趣地说,早知道能收拾出来,就没有宋大学的份了。大个子李师傅开玩笑地说,再好的房子让你们一住就完了。他告诉我,上楼第一间空房,“文革”中姓肖的一位师傅上吊自杀了,那间屋宁空着没人敢住。去年来的转业军人进去住了几天就搬了出来,站长说,也不让小宋住,就改成办公室了。刚刚搬进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过几天再从客运室把备品、表报搬上来,客运室就宽敞点。

    那时,沙河堡车站是成昆线上成都出去的第一个车站,也是个五等小站,成昆线还是试运营没有正式通车,车站只有十三、四个人,后来又调来两个转业军人才十六个人。傍晚,李师傅和两个先分来的中专生,带我去附近的仓库食堂吃饭。因为我们车站不开伙,连工区的师傅们也在食堂打伙。吃完饭,老站长到楼上看我,还给我找来一个打井水的水桶。告诉我周围的情况,嘱咐我晚上睡觉把门插好,厕所在外面不方便,自己准备个痰盂,一边嘱咐一边慈祥地看着我,象嘱咐自己的女儿一样。工作以来还是第一次遇到这么和善的长辈似的领导。他告诉我,他的大女儿六五年大学毕业,在江苏工作,年龄同我差不多,看到我就想起他的大女儿。老站长知道了我的打井水的技术,就放心了。因为站上先来一年多的三个中专生中,还有一位在我来车站时,还是别人帮忙打井水。这可得感谢读高中时下乡抗旱教我打水技术的农民,要不然在这个小站吃水就困难了。

    第二天,我就参加点名上班了。站长没给我分到哪个班组,就让我先打日勤两个星期。我的具体工作是每天打扫候车室(包括擦候车室的玻璃)和站前不大的土站台,这个工作要比大修队的活轻多了。我每天上班点名后,用不了两小时干完了活。就到运转室留心师傅们当班接电话、办理闭塞等。火车一过,就听车站师傅们讲车站的故事。这时,我才知道,老站长家中有一个患精神病的老伴,一儿一女读中学,大女儿在江苏工作,可谁也没见过他大女儿回来过。老站长当班认真负责,还兼管车站备品请领和发放,休班还要照顾老伴,做饭、洗衣服等,挺不容易的。师傅们还谈论着车站的事情,小站人不多,故事还不少。

    两周劳动后,站长把我分到李建勋师傅班上学习客货运业务。小站业务量不大,但肝胆俱全,从客票的二号表到行包、货运的制票,虽说读书时实习没在车站干过,但李师傅教得认真、仔细,边干边学,没几天我就能独立当班了。客货运是两班倒,和我对班的是中专生小张,李师傅就抽时间打日勤。小站是客货兼办,每天卖几十张客票外,要办理整车货运,行包托运,负责信件车递交接,打扫卫生及兼管少量行包装卸。开始几天有点手忙脚乱的,生怕出差错。我心想,怎么也不能落在中专生后面。所以,我把一个班要做的工作拉了一个清单,每项工作我都按师傅教的作业程序办,还下了功夫练了算盘。稍有空闲李师傅就教我作旬、月报和请领票据登帐。老站长有时来客运室看我作报表。不到半年,客货运这摊子就交给我负责,李师傅去运转当值班员了(铁路车站的高一级工种)。我想不起是什么原因,那次成昆线停运了20多天,我们谁也没有离岗,每天照例交接班,学习完后,没有什么事,大家就摆起龙门阵。说起沙河堡车站的事,还是老站长的故事多,他给我们讲起文革中武斗时的车站的事,我们听起来还真新鲜。武斗闹得最凶的时候,全站的职工几乎跑光了,只留下老站长和姓肖的“历史反革命”(文革中被定为黑五类的人是不能乱说乱动的)在岗。他说,为了确保列车畅通,顾不了服装整齐。那年夏天,老站长穿着背心和短裤,带顶破草帽当班。他一个人在运转室当班,姓肖的师傅在南站方向的板道房当班,一列货车要开过来了,老站长通完电话,办理好闭塞,就赶紧到东站方向板道房。这时,正赶上一群武斗队过来要找车站当权派。他沉着镇静,还打趣地对他们说,头头早就跑了,只剩下我们这些老头了。这些人没有找到人,也就离开了车站。他这身打扮,瞒过了武斗队的人,火车照常运行。以后听车站的老师傅们讲,那次他和肖师傅坚持了20多天。不由得使我对一个老共产党员,一个保住铁路运输畅通的机智勇敢的老人更加崇敬。

    第二年开春的一天,我当班正在打扫卫生,站上开来一辆警车,围了不少人。车上下来好几个公安,车务段保卫股也来了人。几个人从车上抬下一个担架,担架上躺着一个大约有30岁左右面色灰白淹淹一息的女病人。我们没到跟前,只看到段上来的人挺严肃地同站长在交代什么,陈站长的脸色很难看。当他同他儿子抬担架时,才知道这被押送回来的人是他的女儿。一时间,陈站长的女儿是现行反革命,成了小站上的爆炸新闻,宁静的小站不平静了。过去同老站长关系密切的,站上职名最高的两位值班员,虽与老站长住邻居,现在话都少了。老站长照样当班,可他的负担加重了。每天除照顾有病的老伴,还要给瘫痪的女儿洗屎洗尿,喂饭。时间一长,大家才知道他女儿在单位上打扫卫生时,把林彪的画像扫掉了,就成了现行反革命被关押、被批斗。看守起了坏心,被逼她就跳楼自杀,结果人没死却成了残废,那时候,反革命满天飞,自杀未遂罪加一等,因为人已瘫痪,就保外就医。陈站长成了反革命家属,可站上大多数人不这样看,更同情这一家人。有的师傅看老站长家里顾不上,就主动帮他顶班,我们帮不上忙的,就干好本职工作,不让他操心(这时他仍是站长,全站的工作担子压在他的身上)。有时见到他的二女儿和儿子,大家都要关心地问上几句。

    没有多久,老站长不能外出开会了,受她女儿的牵连,上级又派来一位书记兼任第一站长,新来的领导是个当兵出身,也可能是上级授意,要陈下来,又没有找到陈本人的问题材料。一天,新领导组织我们学习,我记得很清楚,学习资料的题目是:“红管家是个贪污犯”。我们站是当时段上管理较好的车站,陈站长兼管材料认真负责,不少人称他是“红管家”。学习这个资料,不知是有意无意伤害老站长,念完后还让我们联系实际讨论。那天,陈站长一言未发,我们也没有讨论下去,不欢而散。以后,老站长找医生给女儿治病,都快能站起来了,但神志已不清了。我曾想,江苏这个单位把这个大学生害了,如果真是反革命,还能放回来吗?他大女儿的“反革命”的帽子还是粉碎“四人帮”以后平的反,他二女儿告诉我的。

    老站长是支援三线建设从上海铁路局调来的。他默默无闻地在小站上工作,他在任期间,车站没有出过事故,还带出那么多的徒弟。至今,我还记得我调离这个车站办理交接时,老站长对我的嘱咐:到新单位工作要好好学习,办事要认真负责。他还手把手地教我办交接,看着我用复写纸抄好票据交接单一式三份,登好起止号码、签字盖章,并让我好好保存一份。他那股认真劲儿(也有谨慎的一面),一直影响到我以后的工作。我离开这个站时,新领导是书记,陈善良仍是这个站的站长,一直到退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