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感悟随笔房产其他频道 |
2008年,对于东莞房地产市场来说将会前所未有的冲击。作为一直处于二三线城市的东莞,房地产市场一直相当稳健,没有受过类似于九十年代初的阵痛,而且一直以平稳的步伐走高,当然这与东莞城市化的大背景不无关系。事实上在2007年以前,东莞的房地产市场应该说一直是健康的,即使是今年,相信也不会象一线城市那样糟糕,这一点很快我们就可以看见。但2007年12月以来的表现,确实让我们有很多担忧。本人有以下几个猜想。
猜想一:城区中小户型在上半年集中放量,加上2007年的余量,明显出现供大于求,东莞房地产营销直接进入买方市场。中小户型的售价会下降,幅度将超过30%。走货明显下降,普遍去货受阻,这个期限一直将延续到奥运闭幕。
猜想二:2008年3月份中共十七大政府改组完毕后,将出现二手房大量放盘,在接下来《物业税》试行前夜,再次出现放盘高潮,但受东莞二手市场一直以来的低迷影响,成交假将会大降,会给一手楼造成反作用力,直接影响一手楼成交。
猜想三:《物业税》在2008年10月前不会实施,由于现在二手楼交易受种种新政打压,而且东莞二手楼交易手续繁杂,有很多物业抛出,东莞可流通物业量增加,必让让政府部门因为要解决空置率的原因采取行政手段简化交易手续等,二手楼市场可能会出现转机,但将有大量中介企业在没有看到胜利的曙光前倒闭。
猜想四:行政区重新化分会出现新的地产板块,如西部区、沿海区、港口区等,在东莞下面镇区的房地产价格还没有透支的情形下,价格还会和城区拉近,换句话说,还会有上升的空间。
猜想五:松山湖、南城区(水濂山、中央生活区)、东部生态区、(虎门港)沿海区等将是仍然是东莞房的热点区域,尤其以松山湖、南城区(水濂山、中央生活区)为重点区域。而老城区将会被边缘化。
猜想六:刚性需求不会象先前所估计的那样乐观,产业升级、人民币升值、《劳动法》、城市化等会让东莞的产业结构面临大考,会有很多刚性需求被拒之门外,东莞房地产的消费结构面临青黄不接的尴尬,买不起房的,还是买不起,买得起的,不买房了,中间层还要持币观望。
猜想七:包括“中央生活区”在内的未出让土地成为“鸡肋”,本地和外来发展商都会因为“口袋里没钱”望而却步。但联合开发的情况出现,地产大鳄浮出水面,伺机篾食,将有很多小投资商和小发展商“洗脚上岸”。
猜想八:2008年,是东莞商业地产“中兴年”。写字楼、商铺、商业综合体等将会随着东莞城市化进程走出难堪,重新回归到消费者的价值靶心,东莞新的商业格局显露真形,2008年或是东莞商业繁荣的一个发端。
猜想九:烂尾楼重现东莞。特别是正在建设当中的大体量物业,会因为资金的断裂而轰然倒下,房地产营销出现白刃化,围绕着价格等已经有点不理性的发展商将会和理性的消费者开始一轮又以轮的贴身战。房地产营销模式变法。
猜想十:“好盘热卖,差盘滞销”,真正有价值的物业将会进一步拉开和一般物业的价差,理性的消费者将用一千双眼睛来挑剔楼盘,所以好的楼盘将会更好,但同时差的楼盘因为成本的原因和想以低价出手,将会更差。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