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过多滥用抗生素当心毁掉身体
标签:
药液抗生素滥用 |
早在1860年,身为医生和作家的霍尔姆斯就向美国马萨诸塞州医疗协会致函,对当时的医药作了评价:“我坚定地认为,如果全世界的药品,像现在使用的 这些,要是都能被沉入海底,那将是全人类的幸事,同时也是鱼类的不幸。”霍尔姆斯认为,人类文明迄今为止全部的“治疗”和“药品”的功效,放到一块儿,就是一个词——“有毒”。所以,医药带来的害处多于带来的好处。
尽管有很多人并不同意这个结论,但是,重温这个观点无异有崭新的意义。中国的过度治疗,包括滥用抗生素和过度输液,已经在为“医药带来的害处多于带来 的好处”做出生动的解释。世界卫生组织的用药原则之一是,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但是这一原则早就在中国被突破,人们最常见的治疗方式之一,就是输液和使用抗生素。
一是,发热反应。输入致热物质、输液瓶清洁灭菌不完善或被污染等原因,都会导致病人发冷、打寒战和发热,严重者高热达40~41摄氏度。
二是,导致肺水肿。因为输液速度过快,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担过重而引起水肿,严重者有生命危险。
三是,静脉炎。因为长期输注浓度过高、刺激性较强的药液,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时间太长,可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也可因在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引起局部静脉的感染。
四是,空气栓塞。原因在于,输液时空气未排尽,橡胶管连接不紧有漏缝。只要少量空气进入静脉,患者就会感到胸部异常不适,随即发生呼吸困难、严重绀紫和缺氧,并可导致猝死。
抗生素滥用损害胃肠肝肾
输液 微粒侵害健康
在我国,滥用输液,和滥用抗生素紧密相连。但是,输液又有其他的危害,为我们所不熟悉。很多人不知道,输液的药液中存在肉眼看不见的微粒,这些微粒进入血管后永远都不会排出体外,如果这些微粒过多,有可能聚集在微小的血管中,如肺部,严重的可能会出现肉芽肿。此外,药液的生产过程中虽然会做严密的消毒,但在运输和配液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二次污染,而污染后的药液有时很难被发现,若患者输入污染的药液,会发生严重的后果,也可致命。因此,张继春建议,不要轻易输液。
忠告
抗生素:今天不采取行动,明天就无药可用。
激素:激素不是万能的退烧药。
维生素:把握好“适合”与“适度”两个原则。
输液:能口服,不注射;能肌注,不输液。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