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过后应注意防哪些疾病?
(2010-04-05 09:44:38)
标签:
防病
清明
恙螨
恙虫病
肝气
健康
|
分类:
健康保健
|
中医学承袭了渊深的中华文明,它与二十四节气联系非常紧密,二十四节气绘制了一年四季大气运动变化的时间表,这种寒暑往复的循环规律,起着预告农时和呼应生、病理气脉曲线的作用。清明来临,中医专家宋清平依据天人合一规律以及人体五行平衡思想给我们分析了清明前后应注意哪些疾病。
一、“春不食肝”,肝气过盛可引发其他疾病
立春之后,体内肝气随着春日渐深而愈盛大,在清明之际达到最旺。常言道过犹不及,如果肝气过旺,会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妨碍食物正常消化吸收,还可造成情绪失调,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各种疾病。古人所谓“春不食肝,夏不食心,秋不食肺,冬不食肾,四季不食脾,如能不食此五脏,乃顺天理”。所以此节气中不可对肝脏进补。
二、“湿邪”入侵,慎防类风湿偷袭
清明时节雨纷纷,阴雨绵绵或久居雾气之地,都容易有“湿邪”,表现为身体沉重、疼痛,尤其是关节伸缩不顺,引发腰背病或关节痛。
“湿邪”是“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之一,在人体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时,就会成为致病因素,并侵犯人体导致疾病。
气候对类风湿病患者的生活有极大的影响,更有人把春天称为“风湿季节”。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每于春季反复频繁,疼痛肿胀诸症加重,这是受春季气候特点的直接影响。常常有关节炎病人说,用自己的关节痹痛变化来预测天气比中央气象台还准确。时值清明,气温仍然时高时低,特别是南方地区雨水频繁,湿气严重,气候的变化无常使类风湿病患者苦不堪言,所以,患者在春季乍暖还寒之时,应更加注意调养和治疗。《素问:痹论》中指出: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痹也。类风湿属于痹症,宋安堂出品的宋氏类风湿痛风宝以活血、养血、祛风、除湿等手段来去治疗受损的机体,使机体的气血荣盛起来,符合《医宗必读,痹》对痹症治疗做出的概括——“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治疗方法,是治疗类风湿、痛风的良药,倍受类风湿侵袭的患者不妨一试。
三、清明扫墓注意防病
清明节到来,又是扫墓和踏青的时候。清明时节扫墓祭祖是很多人表达哀思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据调查显示,每年的扫墓高峰期过后,总有些人的身体会出现问题。因此,凭吊亲人的同时,更要关注自己的健康。
清明节前的天气变化无常、忽冷忽热,孕妇、老人和身体虚弱的人自身抵抗力差,容易遭受风寒侵袭,扫墓时更要注意保暖和休息,如果防护不慎,则会引起疾病或者加重原有病情。春季是心肌梗死、中风等疾病高发期,有心脑血管疾病、血压偏高的人注意不要过度劳累或伤心,否则容易诱发心梗或中风;有神经系统疾病的人,情绪波动往往会加重病情。
春季正是花草树木吐叶扬花季节,好景美不胜收,能给人好心情,但也是花粉过敏症高发期。林木、蒿草及其他植物花粉随风飘扬,极易诱发过敏体质人发病,产生鼻塞、打喷嚏、流涕流泪、鼻腔以及全身发痒;有时皮肤上生出一团团的风疹块;严重者还会出现胸闷、憋气等症状。因此,春季到野外扫墓还应预防嘴唇干裂、花粉过敏症、紫外线辐射等。有过敏体质的人到野外扫墓应戴好口罩、墨镜,行走时应选择花草树木上风方行走,必要时还应带上防止过敏的药物。
此外,到野外扫墓时还要小心防护草丛中的恙螨(恙虫幼虫),一旦被恙螨叮咬,就可能会感染上恙虫病。加强个人防护是预防恙虫病的重要途径。到野外应避免深入草丛;最好穿着长袖衣裤及长靴,束紧袖领及裤脚口,以避免皮肤暴露;身体暴露处涂擦驱虫剂。
推荐文章:
女人养生防病两个细节
脂肪肝患者必做七件事
测试:你有血虚的问题吗?
女人黑眼圈预示哪些疾病?
简单4法预防肩周炎
八种疾病与晚餐不当有关
清晨性爱能防中风和心脏病
应该养成的四个好习惯
每周一次以上性生活能帮女人调经
不让女性乳房受伤害的坐姿
保健:男人牛奶女人豆浆
性生活可治疗女性四大病痛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