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的橄榄树(三)——锡兰橄榄

标签:
锡兰橄榄锡兰榄杜英科杜英属杂谈 |
分类: 认识植物 |

附:网络短文
1979年發行,由三毛作詞、李泰祥譜曲、齊豫演唱的「橄欖樹」,是一首膾炙人口的歌曲,幾乎每人都能朗朗上口,歌詞裡一句「為了夢中的橄欖樹~橄欖樹~~」讓人對橄欖樹有不少憧憬。但這橄欖樹是那一種橄欖樹?很多人可就摸不著頭緒了。如果依照三毛丈夫荷西的故鄉在西班牙南部的淵源來看,這歌詞中的橄欖樹應該就是廣泛種植於地中海沿岸地區的洋橄欖,與平常我們當蜜餞吃的橄欖,以及全台灣普遍種植在校園、公園與道路邊的錫蘭橄欖三者是完全不同的植物。但由於名稱混淆,網路上的資訊亂得可以、錯得離譜,早想寫篇文章澄清。本想寫一篇完整介紹三種植物的文章,但在台灣栽培橄欖較少,油橄欖更不適合台灣氣候。所以我的圖片資料庫只有油橄欖的枝葉,三者完整比對的圖文沒辦法寫。但在這一陣子適逢錫蘭橄欖開花盛期,想想還是來起個頭好了,至少完整說一下台灣最普遍的錫蘭橄欖,讓愛花人不要把她誤認為其他兩者就是功德一件了。
站在攤子前只是聞味道口水就快滴出來了。顧名思義,錫蘭橄欖原產古稱錫蘭的斯里蘭卡,在整個南亞至東南亞普遍栽培。他的葉片光亮濃綠、枝葉開展茂密,是很好的遮蔭樹。木材堅硬耐風,颱風受損比較輕微,所以在台灣甚受青睞,在各種公共工程與住宅庭園中廣泛種植。就以我每天騎機車去宜蘭轉運站路過的宜蘭家商來說,路邊整排的錫蘭橄欖,就提供學生上下學時很舒適的綠蔭。7月盛開的花朵,讓枝稍綠葉間充滿白色洋傘狀的小花,近看相當可愛,而且引來許多昆蟲,對環境生態相當有幫助。秋冬季老葉將凋時會轉紅,撿拾殷紅的葉片玩賞也相當有趣,不過懸掛在枝上像橄欖的果實,應該會更吸引人吧!幾年前忘記是在哪裡,路過看到路邊攤在賣煮過去澀後醃漬的錫蘭橄欖(攤子都寫她是橄欖),因為沒吃過就買包來吃吃看。喔~~甘甜生津的好滋味,可惜果肉軟軟的口感較差,否則應該會受到歡迎。
錫蘭橄欖開花非常繁盛。錫蘭橄欖雖然形似果乾食用的橄欖(草橄仔),但兩者是完全不同的植物。錫欖橄欖Elaeocarpus
serratus是杜英科常綠喬木,與杜英、大花杜英是同一屬植物。葉片是單葉,紡錘形的種子兩頭圓,果肉黏核。橄欖Canarium
album是橄欖科植物,葉片是單數羽狀複葉,紡錘形種子兩頭尖銳,果肉離核。另一個容易混淆的是製作橄欖油的木犀科植物—油橄欖Olea
europaea,葉片灰綠色狹小,種子紡錘形兩頭略尖。三種植物的果實都俗稱為橄欖,但其實是差異很大的植物,食用方法也大不相同。以下是三種植物的較詳細對照表,可別再搞錯了。(表从略)
后一篇:山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