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檀吴萸

标签:
芸香科吴茱萸属臭檀臭檀吴萸杂谈 |
分类: 认识植物 |








































臭檀吴萸(Evodia
daniellii),简称臭檀,芸香科吴茱萸属落叶乔木。高可达20米,胸径约1米。叶有小叶5~11片,小叶纸质,有时颇薄,阔卵形,卵状椭圆形,长6~15厘米,宽3~7厘米,顶部长渐尖或短尖,基部圆或阔楔形,有时一侧略偏斜,散生少数油点或油点不显,叶缘有细钝裂齿,有时且有缘毛,叶面中脉被疏短毛,叶背中脉两侧被长柔毛或仅脉腋有丛毛,嫩叶有时两面被疏柔毛;小叶柄长2~6毫米。花单性,雌雄异株。伞房状聚伞花序,花序轴及分枝被灰白色或棕黄色柔毛,花蕾近圆球形;萼片及花瓣均5片;萼片卵形,长不及1毫米;花瓣长约3毫米;雄花的退化雌蕊圆锥状,顶部5~4裂,裂片约与不育子房等长,被毛;雌花的退化雄蕊约为子房长的1/4,鳞片状。分果瓣紫红色,干后变淡黄或淡棕色,长5~6毫米,背部无毛,两侧面被疏短毛,顶端有长1~2.5(3)毫米的芒尖,内、外果皮均较薄,内果皮干后软骨质,蜡黄色,每分果瓣有2种子;种子卵形,一端稍尖,长3~4毫米,宽约3毫米,褐黑色,有光泽,种脐线状纵贯种子的腹面。花期6~8月,果期9~11月。产辽宁以南至长江沿岸各地。生于平地及山坡向阳地方,耐干旱,砂质壤土中生长迅速。朝鲜北部也有。深根性、喜阳光的冬季落叶树,高10~15米,树皮平滑,灰或褐黑色,厚4~5毫米,散生微凸起的皮孔,内皮灰黄色,松软,纤维网状。木材的心边材略分明,心材灰棕色,有光泽,纹理美观,比重0.55,适作家具及细工材。分布于东北地区的本种,花序特大,雄花序宽达30厘米,花序轴密被灰白色甚短的粉状细毛;雄花的退化雌蕊甚短小,这些特征分布于朝鲜的尤为典型。分布至陕西东南部一带的,其花序轴上的毛远较长且扩展,小叶沿中脉两侧有少数在扩大镜下可见的油点,分布至河南西南部的其分果瓣长有达7毫米,喙状芒尖长近3毫米。分布于江苏北部的其叶有小叶较多,位于花序基部的一对叶有小叶达11片。小叶两面均有疏柔毛,顶部渐狭长渐尖。分布至湖北西部、陕西南部的其小叶的边缘近全缘,质地较厚;成熟分果瓣最短长(4-)5毫米,喙状芒尖长(0.5-)1毫米,看来都是一些不同地理分布的生态型。
花含香豆素:xanthotoxin、xanthotoxol、bergapten、isopimpinellin、isoimperat-orin。种子含少量rutaevin,又含油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