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芒杜英也叫尖叶杜英

标签:
长芒杜英尖叶杜英毛果杜英杂谈 |
分类: 认识植物 |
















长芒杜英(Elaeocarpus
apiculatus),也叫尖叶杜英或毛果杜英,杜英科杜英属乔木。高达30米,胸高直径达2米(据野外采集记录),树皮灰色;小枝粗壮,直径8~12毫米,被灰褐色柔毛,有多数圆形的叶柄遗留斑痕,干后皱缩多直条纹。叶聚生于枝顶,革质,倒卵状披针形,长11~20厘米,宽5~7.5厘米,先端钝,偶有短小尖头,中部以下渐变狭窄,基部窄而钝,或为窄圆形,上面深绿色而发亮,干后淡绿色,下面初时有短柔毛,不久变秃净,仅在中脉上面有微毛,全缘,或上半部有小钝齿,侧脉12~14对,与网脉在上面明显,在下面突起;叶柄长1.5-3厘米,有微毛。总状花序生于枝顶叶腋内,长4~7厘米,有花5~14朵,花序轴被褐色柔毛;花柄长8~10毫米,花长1.5厘米,直径1~2厘米;花芽披针形,长1.2厘米;萼片6片,狭窄披针形,长1.4厘米,宽1.5~2毫米,外面被褐色柔毛;花瓣倒披针形,长1.3厘米,内外两面被银灰色长毛,先端7~8裂,裂片长3~4毫米;雄蕊45~50枚,长1厘米,花丝长2毫米,花药长4毫米,顶端有长达3~4毫米的芒刺;花盘5裂,不明显分开,有浅裂;子房被毛,3室,花柱长9毫米,有毛。核果椭圆形,长3~3.5厘米,有褐色茸毛。花期8-9月,果实在冬季成熟。产于云南南部、广东和海南。见于低海拔的山谷。中南半岛及马来西亚也有分布。
长芒杜英的形态特征:
一、乔木。
二、叶革质,倒卵状披针形,长11~20厘米
三、总状花序花多,有花5~14朵。
四、花较小,直径1~2厘米。
五、花梗不具叶状苞片。
六、萼片6(植物志如是说,我看未必),狭窄披针形。
七、花瓣几(植物志未说明,我以为是5),长1.3厘米,先端撕裂,裂片7~8条。
八、雄蕊多数,45~50枚,长1厘米,花药先端突出成芒刺状,长3~4毫米。
九、花柱1,长9毫米。
十、核果椭圆形,长3~3.5厘米,有褐色茸毛。
============================================
附水石榕的形态特征如下,以资比较:
一、小乔木。
二、叶革质,狭窄倒披针形,长7-15厘米,先端尖,基部楔形,侧脉14~16对,在上面明显,在下面突起。
三、总状花序花少,具花2~6朵。
四、花较大,直径3~4厘米。
五、花具叶状苞片。苞片无柄,卵形,长1厘米,边缘有齿突。
六、萼片5,披针形,长约2厘米。
七、花瓣5,与萼片等长,外侧有柔毛,先端撕裂,裂片30条。
八、雄蕊多数,与花瓣近等长,药隔突出成芒刺状,长4毫米。
九、花柱1,长1厘米
十、核果纺锤形,两端尖,长约4厘米。
井窥斋按:长芒杜英的命名实在是成问题,谓之“长芒杜英”而其“芒”不比水石榕的花药芒更长,长芒杜英的花盘直径比水石榕的花盘小,而二者“芒”长却差不多,若以花盘的大小而论,谓之“长芒”勉强说得过去。谓之“尖叶杜英”,而其叶片先端钝,这个称呼似乎更不如“长芒”妥帖。谓之“毛果杜英”,是因为其核果外表被褐色茸毛,但杜英属成员其果实被毛者难道只有一种吗?如果只有一种,那么“毛果杜英”这个名字应该算名副其实了。
另按:《植物志》说长芒杜英的花萼片为6枚,花瓣是几枚却未说明。但从诸多照片看来,长芒杜英的花瓣也是5枚,并不是6枚,如果其花瓣是5枚,则其花萼片则未必是6枚,在此我提出质疑。植物爱好者拍花拍草,往往只关注大略感观,而忽视诸多细节,究竟是不是6枚花萼片,我找了很多图片求证而无果。资深植物爱好者如“四季馨香”、“冰雨花苑”、“老张看世界”等,所拍的花花草草不仅能看到花萼而且能看到花蕊,不仅能看清叶面而且能看清叶背,可惜她们(或他们)都没有拍长芒杜英的写照,因此,我暂时不能求证,只好以俟来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