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井窥斋
井窥斋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3,696
  • 关注人气:2,42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肾蕨与铁线蕨

(2016-06-16 07:00:00)
标签:

肾蕨

肾蕨科

铁线蕨

铁线蕨科

杂谈

分类: 认识植物
肾蕨与铁线蕨

肾蕨与铁线蕨

肾蕨与铁线蕨

肾蕨与铁线蕨

肾蕨与铁线蕨

肾蕨与铁线蕨

肾蕨与铁线蕨

肾蕨与铁线蕨

肾蕨与铁线蕨

肾蕨与铁线蕨
肾蕨(Nephrolepis auriculata),肾蕨科肾蕨属附生或土生植物。根状茎直立,被蓬松的淡棕色长钻形鳞片,下部有粗铁丝状的匍匐茎向四方横展,匍匐茎棕褐色,粗约1毫米,长达30厘米,不分枝,疏被鳞片,有纤细的褐棕色须根;匍匐茎上生有近圆形的块茎,直径1~1.5厘米,密被与根状茎上同样的鳞片。叶簇生,柄长6~11厘米,粗2~3毫米,暗褐色,略有光泽,上面有纵沟,下面圆形,密被淡棕色线形鳞片;叶片线状披针形或狭披针形,长30~70厘米,宽3~5厘米,先端短尖,叶轴两侧被纤维状鳞片,一回羽状,羽片多数,约45~120对,互生,常密集而呈覆瓦状排列,披针形,中部的一般长约2厘米,宽6~7毫米,先端钝圆或有时为急尖头,基部心脏形,通常不对称,下侧为圆楔形或圆形,上侧为三角状耳形,几无柄,以关节着生于叶轴,叶缘有疏浅的钝锯齿,向基部的羽片渐短,常变为卵状三角形,长不及1厘米。叶脉明显,侧脉纤细,自主脉向上斜出,在下部分叉,小脉直达叶边附近,顶端具纺锤形水囊。叶坚草质或草质,干后棕绿色或褐棕色,光滑。孢子囊群成1行位于主脉两侧,肾形,少有为圆肾形或近圆形,长1.5毫米,宽不及1毫米,生于每组侧脉的上侧小脉顶端,位于从叶边至主脉的1/3处;囊群盖肾形,褐棕色,边缘色较淡,无毛。产浙江、福建、台湾、湖南南部、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和西藏(察隅、墨脱)。生溪边林下,海拔30~1500米。广布于全世界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本种为世界各地普遍栽培的观赏蕨类。块茎富含淀粉,可食,亦可供药用。
肾蕨与铁线蕨

肾蕨与铁线蕨

肾蕨与铁线蕨

肾蕨与铁线蕨

肾蕨与铁线蕨

肾蕨与铁线蕨

肾蕨与铁线蕨

肾蕨与铁线蕨

肾蕨与铁线蕨

肾蕨与铁线蕨

肾蕨与铁线蕨

肾蕨与铁线蕨

肾蕨与铁线蕨

肾蕨与铁线蕨

肾蕨与铁线蕨

肾蕨与铁线蕨

肾蕨与铁线蕨
铁线蕨(Adiantum capillus),铁线蕨科铁线蕨属植物。植株高15~40厘米。根状茎细长横走,密被棕色披针形鳞片。叶远生或近生;柄长5~20厘米,粗约1毫米,纤细,栗黑色,有光泽,基部被与根状茎上同样的鳞片,向上光滑,叶片卵状三角形,长10~25厘米,宽8~16厘米,尖头,基部楔形,中部以下多为二回羽状中部以上为一回奇数羽状;羽片3~5对,互生,斜向上,有柄(长可达1.5厘米),基部一对较大,长4.5~9厘米,宽2.5~4厘米,长圆状卵形,圆钝头,一回(少二回)奇数羽状,侧生末回小羽片2~4对,互生,斜向上,相距6-15毫米,大小几相等或基部一对略大,对称或不对称的斜扇形或近斜方形,长1.2~2厘米,宽1~1.5厘米,上缘圆形,具2~4浅裂或深裂成条状的裂片,不育裂片先端钝圆形,具阔三角形的小锯齿或具啮蚀状的小齿,能育裂片先端截形、直或略下陷,全缘或两侧具有啮蚀状的小齿,两侧全缘,基部渐狭成偏斜的阔楔形,具纤细栗黑色的短柄(长1~2毫米),顶生小羽片扇形,基部为狭楔形,往往大于其下的侧生小羽片,柄可达1厘米;第二对羽片距基部一对2.5~5厘米,向上各对均与基部一对羽片同形而渐变小。叶脉多回二歧分叉,直达边缘,两面均明显。叶干后薄草质,草绿色或褐绿色,两面均无毛;叶轴、各回羽轴和小羽柄均与叶柄同色,往往略向左右曲折。孢子囊群每羽片3~10枚,横生于能育的末回小羽片的上缘;囊群盖长形、长肾形成圆肾形,上缘平直,淡黄绿色,老时棕色,膜质,全缘,宿存。孢子周壁具粗颗粒状纹饰,处理后常保存。世界种。在我国广布于台湾、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西、贵州、云南、四川、甘肃、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北京。常生于流水溪旁石灰岩上或石灰岩洞底和滴水岩壁上,为钙质土的指示植物,海拔100~2800米;也广布于非洲、美洲、欧洲、大洋洲及亚洲其他温暖地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蛇鞭菊
后一篇:风箱树与喜树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