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杉

标签:
水杉水杉属杉科杂谈 |
分类: 认识植物 |
上图所示:雌球花,生于去年生枝的枝顶,梗上具交叉互生的条形叶。
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杉科水杉属落叶乔木。高达35米,胸径达2.5米;树干基部常膨大;树皮灰色、灰褐色或暗灰色,幼树裂成薄片脱落,大树裂成长条状脱落,内皮淡紫褐色;枝斜展,小枝下垂,幼树树冠尖塔形,老树树冠广圆形,枝叶稀疏;一年生枝光滑无毛,幼时绿色,后渐变成淡褐色,二、三年生枝淡褐灰色或褐灰色;侧生小枝排成羽状,长4~15厘米,冬季凋落;主枝上的冬芽卵圆形或椭圆形,顶端钝,长约4毫米,径3毫米,芽鳞宽卵形,先端圆或钝,长宽几相等,约2-2.5毫米,边缘薄而色浅,背面有纵脊。叶条形,长0.8~3.5
(常1.3~2)厘米, 宽1~2.5(常1.5~2)毫米,上面淡绿色,下面色较淡,沿中脉有两条较边带稍宽的淡黄色气孔带, 每带有4~8条气孔线,叶在侧生小枝上列成二列,羽状,冬季与枝一同脱落。球果下垂,近四棱状球形或矩圆状球形,成熟前绿色,熟时深褐色,长1.8~2.5厘米,径1.6~2.5厘米,梗长2~4厘米,其上有交对生的条形叶;
种鳞木质,盾形,通常11~12对,交叉对生,鳞顶扁菱形,中央有一条横槽,基部楔形,高7~9毫米,能育种鳞有5~9粒种子;种子扁平,倒卵形,间或圆形或矩圆形,周围有翅,先端有凹缺,长约5毫米,径4毫米;子叶2枚,条形,长1.1~1.3厘米,宽1.5~2毫米,两面中脉微隆起,上面有气孔线,下面无气孔线;初生叶条形,交叉对生,长1~1.8厘米,下面有气孔线。花期2月下旬,球果11成月熟。
水杉这一古老稀有的珍贵树种为我国特产,仅分布于四川石柱县及湖北利川县磨刀溪、水杉坝一带及湖南西北部龙山及桑植等地海拔750~1500米、气候温和、夏秋多雨、酸性黄壤土地区。在河流两旁、湿润山坡及沟谷中栽培很多,也有少数野生树木,常与杉木、茅栗、锥栗、枫香、漆树、灯台树、响叶杨、利川润楠等树种混生。模式标本采自湖北利川县磨刀溪。
水杉为喜光性强的速生树种,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较强。自水杉被发现以后,尤其在解放以后,我国各地普遍引种,北至辽宁草河口、辽东半岛,南至广东广州,东至江苏、浙江,西至云南昆明、四川成都、陕西武功,已成为受欢迎的绿化树种之一。湖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等省用之造林和四旁植树,生长很快。国外约50个国家和地区引种栽培,北达北纬60度的列宁格勒及阿拉斯加等地,在零下34℃及47℃的低温条件下能在野外越冬生长。边材白色,心材褐红色,材质轻软,纹理直,结构稍粗,早晚材硬度区别大,不耐水湿。可供房屋建筑、板料、电杆、家具及木纤维工业原料等用。生长快,可作长江中下游、黄河下游,南岭以北、四川中部以东广大地区的造林树种及四旁绿化树种。树姿优美,又为著名的庭园树种。
水杉属资料云:雌雄同株,球花基部有交叉对生的苞片;雄球花单生叶腋或枝顶,有短梗,球花枝呈总状花序状或圆锥花序状,雄蕊交叉对生,约20枚,每雄蕊有3花药,花丝短,药隔显著,药室纵裂,花粉无气囊;雌球花有短梗,单生于去年生枝顶或近枝顶,梗上有交叉对生的条形叶,珠鳞11~14对,交叉对生,每珠鳞有5~9枚胚珠。球果下垂,当年成熟,近球形,微具四棱,稀成矩圆状球形,有长梗;种鳞木质,盾形,交叉对生,顶部横长斜方形,有凹槽,基部楔形,宿存,发育种鳞有5~9粒种子;种子扁平,周围有窄翅,先端有凹缺;子叶2,发芽时出土。
本属在中生代白垩纪及新生代约有10种,曾广布于北美、日本、我国东北、苏联西伯利亚、欧洲及格陵兰,北达北纬82度。第四纪冰期之后,几全部绝灭,现仅有1孑遗种,产于我国四川东部(石柱县)及湖北西南部(利川)、湖南西北部(龙山及桑植)山区。现普遍栽培,为速生造林树种及园林树种。
井窥斋按:水杉开花很难见到,如果您要想见到水杉开花,那么只能委屈您慢慢等待,我等啊等,寻啊寻,一晃就是五年,至今还是未见到水杉开花。博友夕阳老师有幸见到了它的雌球花或球果,问我它的雄球花如何?说实在的,我连它的球果也没有见到,怎能知道其雄球花的模样呢?于是上网搜寻关于水杉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加上我前几年所拍的关于水杉的图片,一并发博,算是对夕阳老师的草率答复吧。水杉的花单性,同株,即雌雄同株。从文字描述和图片中窥知:雌球花有短梗(我感觉应该是长梗才正确),单生于去年生枝的枝顶或近枝顶,并且梗上有交叉互生的条形叶。这段文字的重点词有几个:“长梗”,“单生”,“去年生枝”,“枝顶或近枝顶”,“交叉互生”,“条形叶”。雄球花单生叶腋或枝顶,有短梗,球花枝呈总状花序状或圆锥花序状,雄蕊交叉对生,约20枚。这段文字的重点词有几:“单生叶腋或枝顶“,“具短梗”,“球花枝”,“呈总状花序状”,“或呈圆锥花序状”。即雄球花枝是去年生枝或今年生枝,且着生雄球花多数,绝大多数的雄球花着生于叶腋,只有极少许生于枝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