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草与万寿菊的区别

标签:
孔雀草万寿菊菊科万寿菊属杂谈 |
分类: 植物辨别 |
孔雀草(Tagetes
patula
),也叫小万寿菊,菊科万寿菊属一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茎直立,通常近基部分枝,分枝斜开展。叶羽状分裂,长2~9厘米,宽1.5~3厘米,裂片线状披针形,边缘有锯齿,齿端常有长细芒,齿的基部通常有1个腺体。头状花序单生,径3.5~4厘米,花序梗长5~6.5厘米,顶端稍增粗;总苞长1.5厘米,宽0.7厘米,长椭圆形,上端具锐齿,有腺点;舌状花金黄色或橙色,带有红色斑;舌片近圆形长8~10毫米,宽6~7毫米,顶端微凹;管状花花冠黄色,长10~14毫米,与冠毛等长,具5齿裂。瘦果线形,基部缩小,长8~12毫米,黑色,被短柔毛,冠毛鳞片状,其中1~2个长芒状,2~3个短而钝。花期7~9月。原产墨西哥。我国各地庭园常有栽培。在云南中部及西北部、四川中部和西南部及贵州西部均已归化。
万寿菊(Tagetes
erecta
),也叫臭芙蓉,菊科万寿菊属一年生草本。高50~150厘米。茎直立,粗壮,具纵细条棱,分枝向上平展。叶羽状分裂,长5~10厘米,宽4~8厘米,裂片长椭圆形或披针形,边缘具锐锯齿,上部叶裂片的齿端有长细芒;沿叶缘有少数腺体。头状花序单生,径5~8厘米,花序梗顶端棍棒状膨大;总苞长1.8~2厘米,宽1~1.5厘米,杯状,顶端具齿尖;舌状花黄色或暗橙色;长2.9厘米,舌片倒卵形,长1.4厘米,宽1.2厘米,基部收缩成长爪,顶端微弯缺;管状花花冠黄色,长约9毫米,顶端具5齿裂。瘦果线形,基部缩小,黑色或褐色,长8~11毫米,被短微毛;冠毛有1~2个长芒和2~3个短而钝的鳞片。花期7~9月。原产墨西哥。我国各地均有栽培。在广东和云南南部、东南部已归化。
以上3张图片所示:万寿菊(左边)和孔雀草(右边)的头状花序总苞及花序梗。
二者的区别之处:
(一)、头状花序大小不同:孔雀草的头状花序较小,直径3.5~4厘米。万寿菊的头状花序较大,直径5~8厘米。
(二)、头状花序总苞大小不同:孔雀草的总苞较小,长约1.5厘米(存疑),宽约0.7厘米,且先端裂齿较少。万寿菊的总苞较大,长1.8~2厘米,宽1~1.5厘米,且先端裂齿较多。
(三)、头状花序梗顶端粗细不同:孔雀草的花序梗先端稍增粗,
(四)、舌状花花色不同:孔雀草的舌状花黄色或橙黄色,或带红色斑。万寿菊的舌状花黄色或橙黄色,无红色斑块。若头状花序呈红色者,必是孔雀草,是舌状花之红色斑块所致。
(五)、植株高矮不同:孔雀草的植株较矮,高30~100厘米。万寿菊的植株较高,高50~150厘米。凭此条不易辨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