溲疏与齿叶溲疏之辨

标签:
虎耳草科溲疏属齿叶溲疏 |
分类: 植物辨别 |
齿叶溲疏(Deutzia
crenata),虎耳草科溲疏属落叶灌木。高1~3米;老枝灰色,表皮片状脱落,无毛;花枝长8~12厘米,具4~6叶,具棱,红褐色,被星状毛,有时具中央长辐线。叶纸质,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8厘米,宽1~3厘米,先端渐尖或急渐尖,基部圆形或阔楔形,边缘具细圆齿,稍背卷,上面疏被4~5辐线星状毛,下面被稍密10~15辐线星状毛,毛被不连续覆盖,叶脉上常具中央长辐线,侧脉每边3~5条;叶柄长3~8毫米,疏被星状毛。圆锥花序长5~10厘米,直径3~6厘米,多花,疏被星状毛;花蕾长圆形;花冠直径1.5~2.5厘米;花梗长3~5毫米;萼筒杯状,高约2.5毫米,直径约2毫米,裂片卵形,长宽均约1毫米,与花梗和萼筒均密被黄褐色星状毛;花瓣白色,狭椭圆形,长8~15毫米,宽约6毫米,先端急尖,基部收狭,外面被星状毛,花蕾时内向镊合状排列;外轮雄蕊长8~10毫米,内轮雄蕊较短,两轮形状均相同,极少不同,花丝先端2短齿,齿平展,长不达花药,稀内轮舌状;花药长圆形,具短柄,从花丝裂齿间伸出;花柱3,较雄蕊长。蒴果半球形,直径约4毫米,疏被星状毛。花期4~5月,果期8~10月。
本种(钩齿溲疏)原产日本。安徽(黄山、九华山)、湖北(通山)、江苏(南京)、山东(青岛)、浙江(天目山)、江西(庐山)、福建(厦门)、云南(昆明)等地曾栽培,近见有逸为野生的。
我国过去一些书籍中记载及各大标本室都将本种误订为 Deutzia scabra Thunb(溲疏),实则该种(溲疏)我国不产,亦未见有引种,其(溲疏)形态与本种(钩齿溲疏)主要的区别在于叶下面被3~4(~5)辐线星状毛,下面被4~6辐线星状毛,沿叶脉有疣状体。
本种的栽培品种形态变异较大,尤以叶形状有卵形、圆形和长圆形之变异,花丝常退化成花瓣状。
井窥斋按:此植物(以上诸图所示)是园子里的植物,树身上有挂牌,挂牌上写着“溲疏”二字,而《中国植物志》溲疏属中无此种,且言:“溲疏我国不产,亦未见有引种,”颇疑之。此植物的形态与《植物志》中关于“齿叶溲疏 ”的形态描述甚为接近,因此我认为此植物即齿叶溲疏。若否,诚望高明赐教。
以下诸图是网上搜来的溲疏(Deutzia scabra )的照片,发于此供参考。
====================================================================
井窥斋再按:植物志说:“溲疏我国不产,亦未见有引种。”既然我国不产,也未见引种,那么我们在园子里看到的溲疏一定不是溲疏(Deutzia
scabra )。又说:“溲疏与钩齿溲疏主要的区别在于叶下面被3~4(~5)辐线星状毛,下面被4~6辐线星状毛,沿叶脉有疣状体。”关于这一点必须有上好的眼力才能看清叶背星状毛的辐线形状。又说:“齿叶溲疏的栽培品种形态变异较大,尤以叶形状有卵形、圆形和长圆形之变异,且花丝常退化成花瓣状。”花丝常退化成花瓣状,因此齿叶溲疏的花看上去是重瓣,而非单瓣花。关于这一点,却与照片所示的形状正好相反。因此困惑愈深,百思不解。博友四季馨香认为:齿叶溲疏是重瓣花,溲疏是单瓣花,也许她看重正是此点。又一些资料说重瓣溲疏的拉丁名是Deutzia
scabra'Plena' ,从拉丁名可知,重瓣溲疏即花重瓣的溲疏(Deutzia
scabra),而非花重瓣的钩齿溲疏(Deutzia
cren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