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井窥斋
井窥斋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3,696
  • 关注人气:2,42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井窥斋注释《修浚小清河记》

(2010-04-19 15:48:58)
标签:

小清河

大清河

济水

漯水

黄河

分类: 故里春秋

修浚小清河记

 

头品顶戴北洋行营翼长直隶津海关监督

前分巡山东登莱青道盛宣怀撰并书

【盛宣怀(1844-1916),出生于常州府城盛家湾.同治九年(1870)入李鸿章幕,晚清洋务运动代表人物之一,中国近代工商业的开拓者和实践者,中国第一代实业家。因办洋务,富可敌国。其编著有《常州先哲遗书》、《愚斋存稿》、《皇朝经世文续编》《盛宣怀未刊信稿》。要言之,盛宣怀乃清末政治家、企业家、福利事业家和官僚买办

【晚清时期山东省设置了三个道:两个守道、一个巡道。济东泰武临道登莱青胶道为守道。前者管辖济南、东昌、泰安、武定四府和临清直隶州,后者管辖登州、莱州、青州三府和胶州直隶州。兖沂曹济道是巡道,管辖兖州、沂州、曹州三府和济宁直隶州。一道长官曰道台,或曰观察。盛宣怀是守道还是巡道,在此不做深究。】

井窥斋注释《修浚小清河记》井窥斋注释《修浚小清河记》
井窥斋注释《修浚小清河记》

  自昔降洞【不知何方神圣也。】为灾,民哭垫隘羸弱困苦也。《左传·成公六年》:“ 郇 、瑕氏 土薄水浅,其恶易。易则民愁,民愁则垫隘,於是乎有沉溺重之疾。” 杜预 注:“垫隘,羸困也。” 孔颖达 疏引《方言》:“地之下湿狭隘,犹人之羸瘦困苦。” 宋司马光《晋祠谢晴文》:“久雨不止,涉於积旬,污邪既,平原将溢,田恐芜秽,民忧垫隘。” 周素园 《贵州民党痛史》第四篇第七章:“人民辛苦垫隘,亟待拯援。”易觏则民愁,民愁则垫隘垫隘,羸困也。】夏王敷土【源出《诗经·商颂·长发》:“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言大禹平水土、定山川,功被万代也】,蒸民乃粒【语出《尚书》“蒸民乃粒,万邦作。”蒸民者,百姓也。粒者,立也,成也,定也;作,始也;,治理也。全句今义:使民众安定下来,各个诸侯国开始得到治理。】。秦开郑国渠而富强,李冰开蜀渠,沃野千里,号为陆海【陆海者,言旱涝保收之地也。语出西晋《华阳国志·蜀志》,李冰建成都江堰后,蜀地“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蜀地、关中因得郑国渠、都江堰之利,谓之陆海。】。记:水无以制之则殃民,治之则为利。历城、章邱居岱之阴,趵突泉、绣江诸水旧以大清河为宣泄,迤【延伸也,向也。】东山泉有归支脉沟【今支脉河也,源出淄博市高青县樊林乡前池村南吉池沟。初为小清河之减河,分洪之河也。此减河故道者,又曰“陈恺沟”。明成化元年(1465年),为分泄章丘县白云湖之水,在湖之北开挖了一条分洪道,穿越小清河故道进入齐东境(今邹平境内)后,章丘知县陈恺又组织开挖了本县境内40余里,故名陈恺沟。井窥斋考之:上源之水取自章丘辛寨乡柳塘口或薛家渡口,西北流经今邹平魏桥镇之菅家村,东北经东西梁家桥、魏桥镇,北上经麻姑堂村,东北经台子镇东北之小桥村,入大清河。成化九年(1473年),又将陈恺沟上口西移至百脉水(绣江河)注入小清河处,即今章丘水寨镇之口村(“”非本字,本“三点水”加“盲”也,读“门”也,),西北流经今章丘水寨镇狮子口村,再西北流经今邹平县魏桥镇之五龙堂村与码头镇之小郭家村间,入齐东境,折而东北,循陈恺沟北上。由原来分泄白云湖水改为支分百脉水,故更名为支脉沟。此水原为支脉河之上源也,吉池沟则下源也。】入海者,有归小清河入海者。自铜瓦厢【铜瓦厢,初名铜牙城,元置县,后废。即今兰考县西北坝头乡之东坝头也。史载:清咸丰五年(1855)六月十九日,兰阳铜瓦厢堤决,大河改道北流清末,兰阳县、仪封县合并,称兰仪县,后避宣统帝溥仪讳,改曰兰封县。建国后1954年,兰封、考城二县合并,称兰考县。今兰考县三县之地也。铜瓦厢河决北流,史称“黄河铜瓦厢大改道”。】决,黄流并入大清河【济水,故山东大河也,四渎之一,在古代齐国入海。齐国之谓“齐”,似与济水有关。东汉王景治河后,黄河自河南滑县向东北奔流,济水与黄河汇为一河,河南省境内不复有济水;而山东境内原济水诸支流仍循原济水故道入海。济水行程缩短,且水源改变,因此唐朝时谓济水下游为清河,而不以济水名之。北宋庆历八年,河决澶州商胡埽,此后黄河分为“北流”和“东流”二派。北流由天津海河入海,东流马颊河冀、鲁之间入海。熙宁二年,“北流”封闭。熙宁十年河决在澶州,向东流入梁山泺(梁山泊),再汇清河入海。此时,清河东阿历城一段仍为济水故道,但自历城以下却脱离济水故道,在历城折而东北流,经济阳、齐东、青城诸县偱漯水故道入海。宋室南渡,伪齐皇帝刘豫在泺水入济处(即泺口)下泺堰,导泺水入济水故道,从此,下泺堰之南流谓之小清河下泺堰之北流谓之大清河。换言之,今黄河所经者,大清河也,亦漯水之故道也;今小清河所经者,济水故道也。】,积沙淤垫,岁岁漫溢,沿河筑堤防守。历、章诸水北流,无可宣泄。盛夏山泉暴涨,蓄于章邱、齐东之间。下游横堤,层层间隔。偷挖械斗,屡酿巨案。光绪壬午【光绪八年1882年也】前巡抚陈公士杰【字隽丞,桂阳县)人。道光五年(1825)生,二十九年以拔贡生选取户部七品京官。咸丰元年(1851〉丁父忧归。咸丰三年初,陈士杰入曾国藩衡州军幕,随曾国藩镇压太平军,积军功,升至巡抚。光绪十九年(1893)春卒,69岁。】委知县廖福京【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高陂镇和兴村人,拔贡,曾任山东邹平、阳信、邱县、历城、海丰等地知县,政绩蔚然,后以治黄河功升知府。】历城、章邱、齐东挑河二百余里,使水东趋支脉沟【时南口应在码头镇归苏村之南,魏桥镇五龙堂村之北。,适齐东黄流漫溢,诠功未竟。下游河身逼窄,海口淤塞,水流不畅,于高苑【青州府之高苑县,建国后并入桓台、邹平、高青,旧治在今高青县高城镇、博兴【隶青州府辖、乐安【青州府之乐安县,在博兴东寿光西,今名广饶,隶东营市。诸县难免不被其害。丙戌【光绪十二年1886年也】宣怀守登莱青道,高、博、乐实辖青州【明清山东省青州府也】,时有发棠发:发放;棠:齐国地名,积谷之处;请:请求。原指孟轲劝请齐王发放棠邑粮食赈济饥民。后指请示赈济。之请,乃输吴越之粟以赈。青、齐岁糜三五万金,补救一时,无计长久。己丑【光绪十五年1889年也】宣怀乃亲展被灾各县,评勘河道,将其受害之由,遂禀请前巡抚张勤果公【张耀18321891,字亮臣,号朗斋,顺天大兴(今北京市),祖籍浙江上虞,光绪十一年(1885)授河南布政使,十二年调补山东巡抚。张公起初在河南固始办团练起家,深得钦差大臣僧格林沁的赏识,后又以御捻护城有功被咸丰帝赐号霍钦巴图鲁。后集军功升至巡抚。光绪十七年六月,他驻河畔,抢护史家坞、王阳家等处险工。七月疽发于背,不日即病故, 张公死后谥“勤果”,官至山东巡抚,一等轻车都尉兼云骑尉,加尚书衔,追赠太子太保,入祀贤良祠,并准于在立功省份,建立专祠。今济南大明湖张公祠仍存。】,修浚旧小清河,以劝捐筹款、以工代赈施工。先委知县何景贤【未详何地知县?高苑、博兴、乐安必其一也。】测量地势,壬辰【光绪十八年1892年也】春,以候选知府 君金绶【浙江嘉兴平湖人也,生平不详。】、南绅君作霖【字佑之,丹徒人,以儒生奋起司赈事。自光绪二年始至三十年,历赈山东、河南、山西、安徽、江苏、直隶、广西、奉天、陕西数行省。每兼河修堤,以工代赈。及殁,子良沛出二十馀万金为恤嫠、保节、备荒等用,成其遗志。总其事。地势变迁,旧河所不合者,则凿开新河。由母猪沟【是否羊角沟?不确小清河,南历乐安【今广饶县也】石村镇【今广饶县西部志石村镇也】,博兴金家桥【今博兴县东部店子镇,河上有旧船闸,曰“金家桥船闸”。心,计一百四十余里,并挑竣预备河【预备河在小清河之南,源于博兴与桓台间之麻大湖,麻大湖积桓台南来诸水,如临淄之乌河、张店之猪龙河、淄川之孝妇河。在广饶境内又汇淄河之水入羊角沟。】三十余里,使母旁溢明。又挑旧小清河穿高苑【今高青县东南有高城镇,清代高苑县治也,隶青州府辖也。建国后析之,分别并入高青县、桓台县、邹平县。】青沙泊【今邹平县焦桥镇北部之青沙湖也,湖之北高青县地也。】长山【今邹平县长山镇,清代长山县治也,隶济南府辖。建国后并入邹平县。】陶唐口【今高青县樊家林乡塘口村也】齐东【今邹平县台子、码头、魏桥、九户诸镇,及高青县黑里寨镇,其故地也,1958年撤县,其地析之,分别并入邹平县、高青县、博兴县。旧治在邹平台子镇之北,光绪间沉埋于黄河水底。光绪间转迁于邹平九户。1950再迁于邹平魏桥之麻姑堂。1952年再迁于邹平魏桥镇。1956年并高青县后县治迁高青之田镇。】归苏镇【今邹平县码头镇东南之归苏村也。】,越章邱绣江河历城柴家庄、【今历城唐王镇南北柴家村是也,民国间唐王一带谓之柴家庄乡也。】鸭旺口【今历城唐王镇鸭旺口村也,在柴家村南。】至省城东北八里之黄台桥【历城区黄台也。】止,一计一百五十余里。自黄台桥柴家庄村落稠密,只循壬午【光绪八年1882年也】新挑河道【廖福京新挑河道也。加广挑深,归苏镇下又循旧河五十里【故支脉沟也,其余则凿开新河道直达海口,中挑河身宽十丈,两旁马道各十丈,出土成堤。所占民田给价豁粮【“豁”者,犹“划”也。今以币抵价,彼以粮抵价也。今医院药房,皆有划价处也。,综计全河绵长四百余里小清河是一条集防洪、排涝、航运和灌溉于一体的省级大型河流,开凿于南宋初年至今已有近900年的历史。河水源于济南市黑虎、趵突、孝感等泉水,自西向东流经历城、章丘、邹平、高青、桓台、博兴、广饶、寿光等地,于寿光羊角沟汇入渤海,全长237公里。】。是役也,员绅百数十人分段施工,三载始竟其事。用款至七十余万金,而未动国帑;用夫数十万余名,而不资民力。有顾所不及此者,今而后岱阴之水有所归宿,下游数邑可免其鱼之患炙不愁无鱼可食也宣怀上年【光绪十八年,岁在壬辰,1892年也。】奉命调津海关监督,不敢稍分畛凡框内皆所缺之字,井窥斋一一补之。以隳初志,今于其事之成也,喜而为之记。至多开涵洞【架桥通济也】以畅支流,广设义渡【摆渡通济也】以惠行旅,凡可以善其后者,又望当事之君子加之意焉。

 

  光绪十九年1893年癸巳,甲午战争前一年】十一月勒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