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试一下用瓷器特征去检验它的理论观点

(2023-02-14 09:20:57)

瓷器一产生就可能出现一些理论观点去认识它,至于理论观点是否与瓷器特征相符合就可用实物特征去检验它的理论观点。

成化朝的二种官窑瓷器:一是成化青花斗彩瓷、二是成化“脱胎瓷”的“宫廷御制”,它们的理论观点出现在史料记载之中。

举例说明成化青花斗彩瓷的理论观点有学者认为:“差紫一色……它原是烧造时差异的色疵,所以称为差紫。可以肯定地说,凡带差紫色的成彩均为真品。” 。又有学者说:“至于独具特色的姹紫,色如赤铁,表面干涩无光,作为识别成化斗彩的特殊依据,常凭此色便可定论。”

作为“姹紫”一色它的确是成化官窑瓷器绘画的一种彩料。我收藏的元代至正年洒蓝釉五彩瓷器上就有“姹紫”彩料绘纹饰图案、永乐一件用“姹紫”彩料打款识、明宣徳珐琅彩官窑瓷器上也有“姹紫”彩料绘纹饰图案、成化青花斗彩瓷也用“姹紫”彩料绘画。通过以上瓷器的“姹紫”彩料特征来看,基本色调有似青花铁锈斑,色彩可调剂浓淡,可用于款识的书写,可凸出釉面的纹饰线条等等。“姹紫”彩料的特证结论:“姹紫”彩料首创于元代至正年,它是用进口苏麻离青烧制的一种彩料。顺便说一下湖北省一博物馆收藏的元代至正年的“青花釉里红瓷罐” ,有人将“姹紫”彩料当“釉里红”来认识。

至于 “成化脱胎瓷” 官窑瓷器,它在史料记载中的理论观点印证了器物的基本特征,我要对特征补充一点的是:“脱胎瓷”的官窑瓷器在欣赏的手中没有重量的感觉,小型的碗、杯既可随时欣赏又可收藏方便,器物内外胎体面用刀修里极为光整,珐琅彩的釉面极为“明如镜”,器物整个胎体的薄度一致不存在有厚薄现象,手扣器物有很强的金属声(氧化铝元素含量极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