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哥窑釉面的特征

(2011-11-22 17:33:05)
标签:

杂谈

    南宋时期的章生一(章村根)烧制了开片纹的优质瓷器而闻名于世,盛誉于宋代五大名窑。哥窑的优质体现在釉质、开片、形态、色彩等方面的釉面特征。陈浏<<陶雅>>云:“真正的哥窑瓷品,光彩照人,式样也最古扑高雅”。蓝浦<<景德镇陶录>>云:“惟独米色及粉青色两种釉汁质地纯粹,最为珍贵”。陈浏、蓝浦两人对哥窑釉质、釉面、色彩有相同的赞美。哥窑实物的米色,笔者将一粒米放在器物釉面上用高倍镜观察,发现米色与釉色完全相同,而且米质和釉质均有油润感。可见古人称哥釉为米色是非常的准确。

   哥釉的釉质有油润莹泽必然反映岀光彩照人的特征现象。如果釉质干涩无润,不会有光彩照人,光:是釉质的莹泽莹润,彩:是开片纹的色彩。如果哥窑釉质、开片纹色彩没有这些特征现象就不是真正的南宋哥窑。

   当手摸哥窑釉面感觉非常光滑细润,没有片纹刺手的感觉,那些釉质干涩,开片纹暴裂,釉面粗糙的哥窑怎么与真哥窑同日而语。哥窑的开片纹(黑色的铁线),古人称断纹。细小的金丝开片纹,古人称隐裂纹(魚子纹)。隐:是在釉面隐约见到的纹线。这就说明开片纹、隐裂纹没有深入胎骨,用高倍镜观察证实了这一点。而后仿的哥窑开片纹深入到了胎骨,纹线穿透了整个釉层而达胎体。因此,我们在鉴定哥窑时要重视釉面、釉质、开片纹形态、色彩等方面的特征,有了特征就容易与仿哥窑加以区别。

    哥窑虽然都称为哥窑,确实有元代哥窑、明代哥窑,越往后的哥窑越好辨认,关键是元代的哥窑大多人都认为是南宋哥窑(包括国愽的哥窑器)。在文史资料中很少论述宋元哥窑的区别,只提到胎质粗糙,色亦不好,开片纹深进胎骨等等,明.曹昭<<格古要论>>云:“有成群队者,是元末新烧,土脉粗燥,色亦不好”。我们可不可以这样理解:元末的哥窑器从胎质上讲与宋哥窑有所不同;釉色达不到宋哥窑的莹泽如新;开片纹的深度很深且纹线粗大;开片纹的色彩单一;造型有成对的器物开始岀现;这说明宋哥窑器是单独的造型不易岀现相同的一对器物。只要我们认真对待所有哥窑的各种特点就会辨别宋元哥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