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鉴赏西周.东周时期古蜀国的玉俎玉觥(组图)

(2010-02-13 14:01:59)
标签:

杂谈

           西周时期古蜀国的玉俎玉觥

玉俎的设计者以太阳月亮圆的造型,玉俎的口、腹、底都呈圆形,设计非常科学,非常实用。这说明了古人的智慧非凡,这给后人制作食用器和用具器皿一个极好的启发。玉俎是一器多用,在周朝的“仪礼”中,主人接待贵宾设宴时视贵宾的级别和尊婢而特为贵宾席位设俎(俎内盛肉醤)。玉俎在祭祀活动中使用谓之礼器,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即称日用器具。玉俎腹部呈圆鼓形,玉俎内壁也呈圆鼓形,玉俎的口为束口,以这种圆鼓和束口的造型,玉俎盛汤或食品时不会荡岀外面,要荡也是向内荡,这种设计的玉俎既科学美观又很实用。

 玉俎纹饰:玉俎的口沿有两道弦纹,玉俎的肩部和腹下部以窃曲纹和目纹与几何纹组成的对称纹饰。其中在两个目纹中间的几何纹和两个带勾的几何纹目前尚不能确定什么纹名。目纹是沿袭商代的动物眼纹(平行四边形),而窃曲纹是两端回钩似S形的线条,这种纹饰盛行于西周中、后期,春秋战国时仍沿用。战国时的S纹可能就是窃曲纹演变来的。玉俎的纹饰均是凸起的双阳线条。

   玉俎纹饰的加工:将纹饰的周围去地而凸显纹饰线条的立体感。以这种纹饰造形的玉俎应属于西周中、晩期的器物。

   玉俎的加工:玉表面和去地表面也不甚平,可能是治玉工具不鋭利的原因。玉俎口沿呈簿的刀刃状但不硌手,这种玉器口沿呈刀刃状的加工工艺是沿袭商代的技法。

   玉觥有似商代和西周兽头形铜觥,椭圆形腹,嘴流,柄把,圈足。玉觥腹部纹饰𤦢本与玉俎纹饰相同,玉觥口沿边以直阴线条组成的三角环带纹,这种阴阳线条组合的环带纹也有立体感的效果。玉觥纹饰的加工和器形的加工工艺均以玉俎相同。玉觥同样是礼器和日用器具,玉觥是盛酒、饮酒、斟酒用的器物,在𥙊祀活动中也少不了它。凡是带手柄的玉器请大家注意,古人在设计手柄时一定会考虑到实用性,就是说柄孔的空间一定能伸进食指或母指。此玉觥手柄空间大,食指伸进后仍有空余空间。而仿制玉器的手柄往往不会考虑这一点,手指无法伸进手柄中只是将手柄作个样式罢了。

   至于玉俎、玉觥的质地和沁色沁态就不多说,在前面文章中多有叙述。

          春秋战国时期古蜀国的玉俎玉觥。

   春秋战国时玉俎玉觥与西周玉俎玉觥除造型相同外,另有三个方面区别。一是春秋战国玉俎的底簿空间大容量多,西周玉俎底厚空间小容量少。二是玉器表面的抛光度比前期光洁,手感光滑。由于加工工具较前期鋒利,因此玉俎、玉觥无论是外面和内𤩹面均光滑,纹饰线条更流𣈱,纹饰周边去地干脆利落,因而纹饰显得优美活泼,不象前期纹饰显得机械呆板。三是纹饰的变化,双阳线条纹饰减少,单个纹饰组合增加。春秋战国玉俎以变形云纹、三角云纹、钩云纹组合成饕餮兽面纹。玉俎口沿又饰以环带纹和两弦纹使整个器面纹饰丰满,器物显得更华丽美观。

   从古蜀国的玉俎、玉觥、玉爵分析判断,盛蜀的国王非常好客,各国使节交往频繁,甚至于中东地区国家的使节也与蜀国友好交往。从三星堆岀土文物中发现有中东地区的文化痕迹。古蜀国在当时正如孔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鉴赏西周.东周时期古蜀国的玉俎玉觥(组图)

                                                     西周晚期玉俎          

 

鉴赏西周.东周时期古蜀国的玉俎玉觥(组图)
     

      春秋战国玉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