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伯父
2008年的冬天,是一个冰雪交加的冬天,是一个寒意刺骨的冬天,对我们来讲,也是一个充满切肤之痛的心灵的冬天。因为2008年春节,当大家沉浸在天伦之乐的时候,我们却在与我们亲爱的伯父生离死别,农历初三成了我们永远的阴霾记忆。
噩耗是在大年初一我们与父母吃过团圆饭后得到的。堂妹电话中哭泣的声音带着不祥的预兆:爸爸病危,正在抢救。为了让父亲与伯父见上最后一面,我们兄妹三人与父母匆匆踏上了去徐州的行程。
在徐州四院重症病房里,借着微弱的灯光,我们见到抢救中尚留一息的伯父。半年多未见面,大伯明显苍老了许多。虽经病痛的折磨,加之维系生命所用的各种医疗器材布满鼻孔、口腔,但弥留之际的大伯仍充满了对亲人的眷念,对生命的渴望和对病魔的无奈,见到伯父的那一刻,一种悲凉从内心袭来,我们不禁潸然泪下。我们并不相信伯父会就此与我们永别,离开这个世界。抱着虔诚的祈祷,历数着大伯多次化险为夷的病史,我们幻想希望这一次又是老天爷开的一次玩笑,期待着大伯能闯过这一关。阳历初三下午六时许,我们美好的愿望彻底破灭,病魔吹灭了伯父七十八年的生命之烛,使伯父的生命永远定格、凝聚在那一刻,他带着人世间无数的沧桑、痛苦与快乐、牵挂与留念,静静地走了,走得那么安祥,那么从容,以至于现在我们仿佛还能触摸到他的心跳,听到他的呼吸,感受他依依不舍的脚步……
今天是伯父离开我们的第十天,也是临近正月十五的日子。窗外春雨滴答,拍打着窗棂,也翻飞着我的思绪,随着对伯父回忆的一点点清晰,我的心情也一点点沉重。
我们的家庭是一个特殊的家庭,爷爷英年早逝,姑姑夭折,奶奶25岁守寡,带着伯父和父亲。作为家中的长子,伯父在这个家庭中拥有绝对的威信。对于父亲,伯父是长兄,又俨然是严父。听奶奶讲,儿时喜欢逃学听戏的父亲,总是由伯父将其捉出戏园子,并严加训斥。可惜伯父离家较早,无奈一家人总是聚少离多,伯父对奶奶的孝,对父亲的爱只能埋藏在心中,诉诸于笔端。儿时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我们眼中严师般的伯父,在奶奶面前却总象一个大男孩,让我们好生感动。伯父成家后,家曾安在北京,后迁到徐州,每次伯父、伯母返连,总给我们带来漂亮的衣服和好吃的食物,看着小伙伴们羡慕的目光,在我孩提幼小的心灵里,总是埋藏着一种骄傲和自豪,至今回忆起来,那份荣耀仍挥之不去。
伯父一生清贫,一生坎坷曲折,在告别大厅里,聆听伯父的生平简介和堂弟声泪俱下的道白,泪水再次模糊了我的双眼。我突然记起伯父与我们生活、相处较长的几个时段,哦!那是伯父生病中、手术后、逆境下、受难时的几个短暂的停息,家、母亲、弟弟永远是伯父温馨的港湾。
晚年的伯父,专心于看书、读报、了解国家大事,一副眼镜、一支笔、一本书成了他形影不离的好伙伴。由于工作忙,伯父每次回连,很少有时间与其聊天、叙家常,对此伯父总是很理解,从不计较,总是说忙是好事。正直、善良、宽容、慈爱、乐观、豁达、专注、好学是伯父一生的写照,也是他言传身教留给后辈的终身教诲,伯父也在那些令人们景仰、崇拜的知识、智慧中等到了永生。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读着马致远的《天净沙》,耳边响起伯父几天前带着乡音的嘱托和叮咛、伯父的音容笑貌再一次浮现在我的眼前,我深切地体会到了“子欲养而亲不在”这句话的真正含义,谨以此文追思伯父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寄托我们对伯父无尽的哀思。愿伯父的在天之灵得到安息,不再有痛苦和忧愁,唯有快乐和幸福。
伯父,我们爱您!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侄女:筠娟 小敏
侄儿:志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