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 远 的 怀 念
——忆我们最亲爱的父亲(4)
小儿子出生时父亲已经四十多岁了,他常说自己“老来得子”,虽多有疼爱却从不娇惯、溺爱,在教育上坚持原则,重品德。虽是“老来得子”却不骄横、不放纵,从小就温文尔雅,谦逊、宽容,有着良好的教养和习惯。高中毕业顺利考上清华大学,并直读硕士,让家人为之骄傲和自豪。儿时父亲的教诲直到今天仍常在耳边回荡,记得上小学的有一段时间父亲每天骑车送儿子上学,在长长的云龙湖大堤上,父子俩一边骑行一边聊天,聊学习,聊理想,聊人生,那可能是这一生中儿子和父亲聊天最多的一段时间了。父亲那刚正的品格,宽广的胸怀,也在这娓娓的话语中影响着儿子,帮儿子慢慢树立起自己的人生观。长大以后,尤其在儿子外出求学之后,每到假期父子俩人仍喜欢聊天,父亲关心儿子在外的学习、生活、事业,和儿子探讨家庭、人生、时局等等,可惜每次聊天的时间总是不长,总是不能让父亲尽兴。儿子多么想能再次坐在父亲的自行车前架上,沿着长长的大堤,一路聊下去……
虽然父亲心中有万般不舍,但还是鼓励儿子“好男儿志在四方”,鼓励儿子去最高学府深造,鼓励儿子留在北京发展。当儿子有了自己的家,父亲最高兴的就是能每年能过来和孩子们共同生活一段时间。那段时间让儿子重温了儿时的温馨,吃完饭陪父亲一起坐坐,看看电视,每到这时,父亲的幸福总是溢于言表。儿子虽然已经长大成人,在父亲眼中仍然是个孩子,父亲还时常象小时侯一样爱抚着儿子的头,刚长大时儿子总感觉很不习惯,后来慢慢地理解了那是父亲发自内心的爱。儿子多么想还坐在父亲身旁,让父亲用温暖的手一直抚摩着,永远也不会停止……
父亲是儿子从小的偶像,幼时儿子眼中的父亲无所不知,有总也讲不完的故事,总也猜不完的谜语,总也乐不完的幽默。刚长大时这层光环曾一度变暗,觉得父亲就是个普通的老师,甚至也曾偷偷想过如果父亲能有权有势那该多好。长大了,成熟了,才慢慢明白父亲留下的是最宝贵的财富:他言传身教培养了儿子自立的性格、豁达的心态,让儿子明白了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的生活才是幸福的真谛。父亲的头发慢慢地变白,眼角悄悄有了皱纹,儿时常听到的教诲也变成了万千的叮咛,可曾经暗淡的光环却又回到了父亲的身上。父亲成了儿子一生的偶像,虽然远在天国,仍将指引着儿子生活的方向……
父亲很疼爱小儿子,两个女儿也常常嘻戏般说父亲“偏心眼”、“重男轻女”,但父亲的心中,三个孩子都是自己的心头肉,他把同样博大的父爱给了每一个孩子,从没有让自己的女儿感到身为女孩儿有什么遗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