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咖啡文化与爱情

(2007-12-22 18:39:40)
标签:

休闲生活

分类: 休闲
 

咖啡文化与爱情

   
  咖啡初抵意大利时,许多保守的神职人员称之为“撒旦的杰作”,建议将它逐出,但教宗克雷门八世亲自啜下一口咖啡后,情不自禁地说:让咖啡受洗成上帝的饮料吧!所以直到今天,在西方许多人的眼中,咖啡仍然是天使和魔鬼的混合体。

  而意大利式咖啡正是体现了这种特性,初遇时的甜美如天使的牛奶,接下来的狂荡变成魔鬼般强烈。

  意大利咖啡的特色,就是一个快字--做得快喝得也快。所以在意大利街上到处可见叫做BAR的咖啡小店贩卖咖啡,供人站着喝。

  “我不在家,就在咖啡馆,不在咖啡馆,就在去咖啡馆的路上”这句咖啡文化的经典写照说的是法国。在法国没有人认为这是在挥霍时间,他们更愿意相信,那些深邃的哲思、智慧的火光,就是在这种环境中诞生的。所以,法国人喝咖啡讲究环境和情调,慢慢地品、细细地尝,读书看报,高谈阔论,有时一泡就是大半天。

  在亚洲咖啡经营的理念却体现出另一种的咖啡文化,把咖啡店装点成生活的绿洲,使咖啡馆成为了除家庭和上班地点以外的第三个好去处。大多数白领对咖啡的热爱则源于一种越来越清醒的认识:我们正生活在一辆叫做“疲于奔命”号的生活列车上,而喝咖啡既可以优雅地释放“压力”,又为人们找到了一个适合的借口彼此交换信息,在这种热爱的背后潜伏的是对悠闲的认同,是对规整生活的小小反叛,也可算是一种咖啡文化吧。

  许茹云在《啤酒·咖啡》里唱:喝了啤酒,就喝不下咖啡,选择了清醒,怎能陶醉。淡淡的咖啡香味伴随着清醒,但这清醒背后该选择忙碌还是轻松?是寻找“第三个好去处”,还是在“挥霍时间”中激发灵感?

  在两种咖啡文化的撞击中,我们也许只能把它们全都归于情调。

  在中国的咖啡消费量正逐年上升,但中国的咖啡文化还远未形成。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咖啡是一种情调,更有人把它作为时尚标签。

  一天偶然听见几个人谈话:“喝什么?”“卡布基诺”“真俗。”卡布奇诺怎么俗了?细问起来,原来是因为它普及程度太高,显得没格调。

  我觉得这是对咖啡文化的一种扭曲,文化是从技术到艺术再到精神上的一种追求,而文化并不是一种时尚的标签,用来表明自己的品位。

  卡布基诺咖啡,是意大利最享盛名的花式咖啡,目前正风靡全世界,香、甜、浓、苦的滋味充分表现了仪式的热情与浪漫,值得在慵懒的午后,舒舒服服来上一杯。

  特色:充分洋溢着南欧风情的浪漫咖啡,上层起泡的鲜奶,可温和意大利咖啡的强烈浓苦,使口感香醇,是当今最流行的花式热咖啡。

  上面这段文字,来自于咖啡厅的广告词。我之所以不厌其烦地抄下它们,不是因为我正在管理咖啡屋的原因,也不是在为我的咖啡厅做广告,更不是我准备对咖啡作一番深入的研究,而我觉得现在的城市正进入一个咖啡爱情的时代。

  现代城市里的爱情是咖啡爱情。我这样说的理由,不仅因为当今城市的时尚男女之间的故事大都发生在酒吧、咖啡馆里,还因为这些故事大都具备了咖啡的特色:香醇可口而又便捷,洋溢着浓情蜜意的浪漫情怀。

  在盛夏的深夜,城市的大街依旧灯火通明。透过一个一个酒吧,咖啡厅晶亮的玻璃门窗,我看见里面坐满了时尚男女,他们手里握着晶莹的高脚杯,正饮啜和陶醉着咖啡的浓情,上演着又一批咖啡爱情。当我这样描述时,我感到我似触摸到城市的脉搏。我们的城市弥漫着咖啡的香味,包括城市里的爱情。

  在今天,在现代的城市里,你如果对时尚男女说梁祝的故事,说爱情如红豆,不定会遭来他们不屑一顾的眼神和大为惊讶的感叹:“都什么年代了?”就像你请他们喝茶,他们会说:“有咖啡吗?我们喝的是咖啡,现在是咖啡时代。”呵,无疑他们已经割断了《诗经》和唐诗宋词中一脉相承的爱情脐带,他们是被流行爱情歌曲养大的时尚一代。他们喜欢的是《流星花园》之类的港台欧美的泡沫爱情剧。正如同一首流行歌曲所唱:“只要今天快乐,别管明天在烦恼。”而现代城市的爱情就像一杯香醇咖啡,既看不见焙、烤、碾这一系列的制作,又有舒舒服服的香味醇烈的口感和享受时尚的优雅浪漫。

  现代城市的爱情是一篇没有主题的随笔小品,便捷的就如速溶咖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