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国演义》人物和事件关系框架图

(2014-10-07 16:28:02)
标签:

文化

分类: 文学名著

《三国演义》人物和事件关系框架图

 

张东雄

 

玉玺得主的演变:孙坚灭火得玉玺—→孙策用玉玺向袁术借兵—→袁术欲称帝—→徐杀袁术侄袁胤,夺得玉玺,赴许都献于曹操—→玉玺归曹操。

 

赤兔马得主的演变:李肃说吕布降董卓—→吕布得赤兔马—→吕布死,曹操得赤兔马—→收买关羽送赤兔马—→关羽败走麦城—→赤兔马被潘璋部将马忠所获—→马忠献赤兔马与孙权—→孙权即赐马忠骑坐—→献赤兔马与孙权—→赤兔马绝食而死。

 

曹魏帝位的演变曹丕称帝—→曹睿—→曹芳—→曹髦—→曹奂

刘蜀帝位的演变刘备—→刘禅

孙吴帝位的演变:曹丕死,孙权称帝—→孙亮—→孙休—→孙皓

 

一、三国鼎立前出现的次要人物

1、董卓董卓进京、迁都长安、大闹凤仪亭、董卓被杀、董卓死无葬地

2、吕布:李肃说吕布、吕布杀义父丁原、吕布濮阳破曹操—、吕布乘夜袭取徐州、吕布辕门射戟、下邳吕布被擒、吕布怕死大骂刘备、曹操白门楼缢死吕布。

3、陈宫:捉放曹

4、刘表:刘表路截孙坚、蔡夫人隔屏听密语、蔡瑁设宴襄阳

5、王允连环计

6、袁绍诸侯联合讨伐董卓、磐河袁绍攻公孙瓒、官渡之战:袁绍吐血而亡

7、陶谦陶谦一让徐州、陶谦二让徐州、陶谦三让徐州

8、袁术袁术起兵攻刘备、玉玺归曹操、袁术兵败身死

 

二、三国鼎立中出现的主要人物

曹魏人物关系

(一)曹家

1、曹操:许劭评曹操“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曹操献刀谋刺董卓、错杀吕伯奢全家、报父仇讨徐州、曹操战宛城、折典韦死曹昂、独哭典韦、征讨袁术、借人头定军心,杀粮官王垕 讨伐张绣时割发代首、许田打围、青梅煮酒论英雄、玉玺归曹操、祢衡裸衣骂曹、曹操收买关羽、官渡之战、跣足迎许攸、夜袭乌巢、烧通敌信买人心:怜才赦陈琳、一哭郭嘉、杀孔融全家、误杀蔡瑁和张允、横槊赋诗、曹操惨败被追杀、三笑一哭、曹操第二次哭郭嘉:“割须弃袍” 于潼关、夺船避箭于渭水、裸衣斗马超、曹操为魏王杀谋士崔琰、曹操计杀百官:借鸡肋口号杀杨修、曹操厚葬关公、曹操杀华佗:曹操病死

2、曹嵩;曹操父,本姓夏侯氏,因为中常侍曹腾之养子,故冒姓曹。曹父曹嵩被杀

3、曹昂曹操长子、在宛城之战中,把坐骑让于曹操,被乱箭射死。

4、曹丕:曹丕乘乱纳甄氏、贾诩用计长子曹丕夺嗣位、曹丕继魏王位逼弟、兄逼弟曹植赋诗、七步诗、曹丕逼献帝退位、曹丕托孤、病死:

5、曹植曹操三子、兄逼弟曹植赋诗、七步诗

6、曹彰曹操次子、曹操称其为黄须儿

7、曹睿曹丕之子、曹睿病危托孤

 

(二)谋臣

1、荀彧操曰:此吾之子房也!、献二虎竞食之计、献驱虎吞狼之计、曹操空食盒逼死荀彧(曹操要封魏公)

2、荀攸:荀攸吓病死(议欲尊曹操为魏王)

3、程昱用计迫降关羽、推举关羽斩杀颜良、程昱献十面埋伏之计再败袁绍、献计计赚徐庶、程昱提醒曹操防敌火攻、识破黃盖诈降。

4、郭嘉郭嘉病死、郭嘉遗计平定辽东。

5、许攸许攸弃袁投曹、许攸问军粮、献夜袭乌巢之计,献计决漳河水攻占冀州、居功被许褚杀

6、贾诩贾诩献反间计抹书间韩遂:贾诩用计长子曹丕夺嗣位

7、杨修:“绝妙好辞”的故事、杨修数犯曹操之忌、借鸡肋口号杀杨修

(三)猛将

1.夏侯惇夏侯惇拨矢啖睛

2.夏侯渊占对山黄忠逸待劳斩夏侯渊

3.曹洪曹洪失潼关

4、曹仁:

5、张辽:原先为丁原部下,后归附董卓,投靠了吕布。最终归附曹操。义降张辽、张辽说降关羽、张辽威震逍遥津

6、张郃:原为袁绍手下大将、猛张飞智取瓦口隘、射杀张郃

7、许褚夺船避箭于渭水、裸衣斗马超

8、典韦典韦冒箭前行救曹操、战张绣典韦救曹操死

9、于禁于禁见画羞愧气死

10、庞德抬榇(棺材)决死战:关羽左臂中庞德暗箭:

 

刘蜀人物关系

1、刘备桃园结义、刘关张兄弟情深、妻子如衣服(、青梅煮酒论英雄、借击袁术脱曹、会古城主臣聚义、投荆州刘表、得的卢马、跃马过檀溪、遇水镜(司马徽、携民渡江、刘备摔阿斗、甘露寺相亲、自立为汉中王、雪弟恨先主兴兵攻吴、攻猇亭、白帝城托孤、

2、张飞五虎大将中第二位。怒鞭督邮、三英战吕布、醉打吕布丈人曹豹失徐州、第一次用计擒刘岱、长坂桥生计、怒喝长坂桥、义释严颜、马超大战葭萌关、猛张飞智取瓦口隘:张飞鞭打部将被杀

3、关羽五虎大将排名第一位。温酒斩华雄、关羽赚城斩车胄、屯土山约三事、白马坡关羽斩颜良、关羽斩文丑、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卧牛山收周仓、斩蔡阳关张释疑、立军令状设伏华容道、义释曹操、关云长义释黄汉升、单刀赴会、取樊城、大败曹仁、关羽左臂中庞德暗、水淹七军、关羽右臂中曹仁毒箭、刮骨疗毒、关羽大败、退守麦城、败走麦城、孙权斩关羽、赤兔马绝食而死。

4、赵云五虎大将第三位。赵云救公孙瓒、卧牛山刘备得赵云、赵子龙单骑救主、赵云用计取桂阳、打开第一个锦囊妙计(到南徐)、打开第二个锦囊妙计(住到年终)、打开第三个锦囊妙计(临到危急无路之时)、赵云截江夺阿斗、据汉水赵云寡胜众、单枪匹马救黄忠、子龙一身都是胆、赵云病重而死

5、刘禅:甘夫人生刘禅、刘禅为帝、刘禅投降(安乐公)、乐不思蜀。

6、徐庶自荐遇英主、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走马荐诸葛、徐母自缢、徐庶问脱身之术

7、诸葛亮司马徽说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司马徽再荐诸葛亮、刘关张一顾茅庐、刘关张二顾茅庐(、刘关张三顾茅庐、隆中对天下三分、孔明出山、刘琦三求计、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舌战群儒、智激孙权、智激周瑜、草船借箭、孔明医周瑜病、七星坛诸葛祭风(借东风)、诸葛亮设计回夏口、布阵设伏追杀曹操、智算华容道、设计取南郡、一气周瑜、三条锦囊妙计、二气周瑜、三气周瑜、柴桑口卧龙吊丧、定计收马超、智取汉中、巧布八阵图、安居平五路、七擒孟获、六出祁山北伐曹魏、上《出师表》(前)、一出祁山:智取三城、天水关、姜伯约归降孔明、骂死王朗、乘雪破羌兵、、失街亭(失)、(空)空城计、一出祁山结束、斩马谡(斩)、二出祁山:上表(后《出师表》:“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攻陈仓城无计可破、因缺粮退回汉中、计杀王双、二出祁山结束。三出祁山:智取陈仓、张苞身死、孔明闻知卧床不起回汉中、三出祁山结束。四出祁山:写信气死曹真:武侯斗阵辱仲达(司马懿)、中反间计、后主听信宦官建议召回孔明、用“增灶法” 退回汉中、四出祁山结束。五出祁山:出陇上诸葛妆神、李严因军粮不济,恐诸葛亮问罪,竟捏造吴军图川的消息,向祁山大寨告急。孔明惊疑让祁山大寨人马退回西川、射杀张郃、五出祁山结束。六出祁山:关兴病亡、司马懿占北原渭桥:孔明中计损兵折将、木牛流马、上方谷烧司马懿父子三个不成:巾帼女衣辱司马懿、五丈原诸葛禳星、秋风五丈原身死。死诸葛吓走生仲达”、六出祁山结束。孔明遗计斩魏延。

8、庞统巧授连环计、救徐庶之计、庞统弃吴投刘、耒阳县凤雏理事、庞士元议取西蜀、落凤坡死

9、马超马孟起兴兵雪恨、马超大战葭萌关、孔明定计收马超:马超顿首谢曰:今遇明主,如拨云雾而见青天!

10、张松反难杨修、嘲笑曹操短处、张松献图

11、黄忠攻雒城黄魏争功、老黄忠计夺天荡山、占对山黄忠逸待劳斩夏侯渊,攻克定军山。黄忠中箭身亡

12、马谡马谡来建议心战为上、服孟获人心(孔明叹曰:幼常足知吾肺腑也!)、建议行反间计,司马懿削职回乡、马谡拒谏失街亭(失)、斩马谡(斩)

13、姜维姜伯约归降孔明、姜维献诈降书、姜维兵败牛头山 (一伐中原)、铁笼山:姜维背水破大敌、取长城伯约鏖兵、姜维斗阵破邓艾、姜维弃粮胜魏兵、诏班师后主信谗、托屯田姜维避祸、假投降巧计成虚话(钟会)

 

孙吴人物关系

1 、孙坚灭火、得玉玺、匿玉玺指天为誓、孙坚跨江击刘表、被刘军乱箭射死(吴夫人、吴夫人之妹)

2、孙策(吴夫人生长子):孙策用玉玺袁术借兵三千回江东、孙策得“小霸王”的由来、孙策之死:

3、孙权:(吴夫人生次子):碧眼儿孙权坐领江东:孙权引兵伐黄祖、孙权决计破曹操、孙仲谋大战张文远、孙权追杀玄德与妹、生子当如孙仲谋、遗书退老瞒、孙权纵马跳过小师桥:张昭向孙权献计嫁祸曹操(东吴移祸之计)。孙权称臣归降再次嫁祸曹操:孙权降魏受九锡、孙权称帝

4、鲁肃鲁肃力排众议、鲁肃一讨荆州(刘琦尚在)、鲁肃二讨荆州(图得西川后即奉还、写文书、押字)、鲁肃三讨荆州(让玄德大哭)

5、周瑜起杀孔明之心、周瑜第一次谋杀孔明(聚铁山断操粮道)、借设宴之机谋杀刘备、群英会蒋干中计除蔡瑁、张允二人、第二次谋杀孔明(草船借箭)、定计用火攻、周瑜吐血卧病、七星坛诸葛祭风、周瑜第三次谋杀孔明、一气周瑜、美人计、软困计、二气周瑜、“假途灭虢”之计取荆州、三气周瑜、周瑜病逝

6、黄盖献苦肉计、阚泽去献诈降书、趁东风黄盖诈降烧曹军

7、诸葛瑾:诸葛瑾讨荆州、诸葛瑾计提求亲被骂、麦城诸葛瑾劝降关公不成、诸葛瑾说和不成

8、甘宁来降、杀黄祖、甘宁百骑劫魏营:甘宁救凌统

9、凌统凌统父凌操被黄祖部将甘宁射死、报父仇要杀甘宁

10、周泰周泰三番冲杀救孙权

11、吕蒙吕蒙白衣渡江夺荆州

12、陆逊陆逊骄兵之计、陆逊营烧七百里

13、徐盛:破曹丕徐盛用火攻

14、周鲂周鲂断发赚曹休(诈降计)

15、丁奉丁奉雪中奋短兵

16、孙皓吴主孙皓学刘禅降晋。吴亡、三国归晋。

 

晋司马氏的人物

1、司马懿指出是东吴移祸之计、用计五路攻蜀:、克日擒孟达:占北原渭桥、丢金盔逃命:忍辱受衣、死诸葛吓走生仲达”、诈病赚曹爽、染病死:

2、司马师长子、司马师废曹芳立曹髦为帝。、司马师死后兵印绶付司马昭

3、司马昭:次子、铁笼山:马昭立常道乡公曹奂为帝,

4、司马炎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篡魏称帝:魏亡、国号为大晋

5、邓艾邓士载智败姜伯约、入西川二士争功

6、钟会入西川二士争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