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孤寂的灵魂,伟大的创新

(2012-10-25 21:49:15)
标签:

梵高

渴望生活

绘画

文化

分类: 摄影
     这几天一口气看完了欧文.斯通所写的《渴望生活》,这是一本关于伟大画家梵高的传记。看完之后感叹不已,一个如此伟大的画家,人生竟然如此悲惨,而且似乎只有如此,才能有突破性的创新。他创立了独特的表现主意绘画风格,“着意于真实情感的再现,也就是说,他要表现的使他对事物的感受,而不是他所看到的视觉形象。” 而,“为了它,我拿自己的生命去冒险;由于它,我的理智有一半崩溃了;不过这都没关系......”
    作者将传记取题为《渴望生活》,表面看起来与梵高的生活状况完全不符。梵高三十岁才真正开始学画画。在此之前,梵高在画店卖过画,但由于认为把那些劣质的画卖给不懂欣赏艺术的人是非常无聊的;他跟他父亲一样当过牧师,在环境非常恶劣的私人煤矿给出于生存边缘的矿工传递“福音”,在那里,虽然他有教会的工资,但依然过着跟矿工一样的艰苦生活,因为他认为否则就不可能真正相互理解和信任,他把余下的钱用来资助因为老弱病残而不能继续劳动的人。最终,教会因为他“生活过得有失牧师的身份”,而取消他的牧师职业。
    他被称为“世界上最孤独的灵魂之一”。在家境不算太差的梵高家族,在他的家乡,几乎没有人能够理解他,到了三十岁还没有一个相对稳定的职业,甚至还看不到任何希望。他爱上了他的表姐,可惜他姨父世俗的眼光认为女儿跟着他不会得到幸福的而拒绝了他。他真正爱上一个女人,一个妓女,可惜在生活一段时间之后,艰难的生活让那个妓女离他而去,重操旧业。而这个最寂寞的灵魂,不幸之中的万幸,就是还有他的弟弟。他弟弟不仅在经济上给予没有经济来源的梵高支持,而且他理解和支持梵高的创造,甚至在梵高为了急于为了“成功”而模仿已经成功的画家的画技,是他及时的指出,要有自己的风格。即使在梵高死了之后,是他、他的妻子、他的儿子把梵高的画和想法整理,并逐步为后来者所理解和接受的。
    梵高在最后的七年时间里,他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献给了他的艺术。梵高让法国南部的太阳炙烤着自己,让他感觉到自己就是一团火,同时他让着团火通过手中的画笔转化成一幅幅惊世之作。最终,这团长期燃烧着的火耗尽了他生命的能量。在那块曾经让他发狂的金黄的麦田,用手枪试图结束自己的生命。虽然没有当场死去,但去心已定,拒绝治疗。不久,这个绘画艺术使上的巨星,在结束他的使命之后,陨落了。不,应该是升天了,因为他的光辉照亮着追随表现派绘画艺术风格的后来者继续前行。
    梵高的作品很难被人理解,尤其对于我这样一个绘画艺术的门外汉。我将尝试结合他的经历,他写给他弟弟的信来了解他内心的情感,来试图解读他的画作。

http://s7/mw690/501a8287gcce32a3fbf86&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在车站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