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来的梦想,七年来的等待,终于在08年
8月8日8点悄然凝聚,所有人的心脏都伴随着击缶
倒计时中的阿拉伯数字跳动,张艺谋这两年一直
写在脸上的“开幕式”,终于揭开了它的神秘面
纱。
世界给中国一个机会,中国还世界一个惊
喜。
当29个巨大的脚印沿着北京的中轴线向主会
场走来, 有着天才构思的蔡国强成了鸟巢的纵火
者。这位名声在外的国际级艺术大师作品在美国
展览时,毕加索遗作都为他而挪出位置,而在他
传递火炬时,央视主持人竟然语塞,不知其为何
人。火药在中国得到最大创造性利用是被用于在
文化娱乐事业——焰火;而火药在西方则被发挥得最大的则是炸药和子弹,也许我们真是个热爱和平的民族。

这一夜,宏大的诗篇和对于中华文化的
表达让开幕式一个小时多的表演色香味俱全,
40亿观众在文化、艺术与美的感官震撼中陶
醉,拉一帮小生,掂一本论语,再经过几个
现代文化符号式的渲染,人们就被带入中国
的文化支柱和精神内核,于激情与惊奇之中,
感受古老东方的中国独特的欢迎仪式。
蹩脚的BOB瑞典导播,是奥运开幕式遭
遇到的最大“暗算”。从水墨画轴的徐徐展开、到人体为笔泼洒挥毫,处处都是独具匠心的构思。击缶而歌、活字舞蹈、龙柱美女、星光鸟
巢、千人太极等等众多精妙节目,很大程度是
因为画面不到位,感受不到现场表演的重点和演进逻辑,即使我向来对这样的“中国式遗憾”不感意外,但还是忍不住地惋惜于这暴殄天物般的糟蹋。
但这样一个开幕式,有瑕疵才有真实的美,比如那位和郎朗合奏乐曲却思想走神的女孩,正是这种人性的表露,她和深情吟唱《歌唱祖国》的女孩一样值得疼爱,今年真的不容易,我们为了这次奥运付出了多少艰辛。不管飞得多远,家永远在心里。

八月,是中国人口口声声中的奥林匹
克。新闻里有新闻的奥运,电影里有电影
的奥运,国外媒体报道的中国式红色奥
运,北京奥组委宣传的绿色平安奥运,公
益广告里的人文奥运,钢筋水泥中的科技
奥运,赞助商们有各种商标图案的官方奥
运。总之,奥运就像一个模特一样,不停
的变换着角色和装束。
火炬点火,果然被说中了,是“金牌
之王”李宁——这位名震天下的体操王子
尽管身材亦不复当年,但其投射在墙上的
影子却异常矫健,长达三分钟向着理想奔
跑,是对奥运过往历史的不断致敬,随着中国式长卷的展开,那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东方精神,那是飞逝的时光将过去和未来联系在一起,不是李宁,那是追日的夸父,不是为了终点,那是一个国家在热烈舒展着自己的身体,圆整个民族一百年以来的伟大梦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