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后一块蛋糕——作者:南山

(2013-02-28 22:23:01)

最后一块蛋糕——作者:南山

    中国人的习俗,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而今天的元宵节之夜又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团圆,这个美好的祝愿,被明明幸运的得到了。
    幸福的张爱明,这个人见人爱的小明明,依偎在温暖的怀抱里,开心的说着,尽情的唱着。也许他还不会懂得,今天,他就要离开他生活了近四年的天使之家,从这个给予他新的生命的地方,飞向那个属于他的,给予他完整生命历程的,一个新的家,他将在这个新家里开始他全新的生活。

镜头回放——引自天使妈妈网站的资料:

    张爱明,出生于2008年9月19日,在医院出生,状况:轻微耳聋、轻微脑瘫。 由于早产儿、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和肺透明膜病(已治愈)被亲生父母遗弃在医院的ICU病房, 医院在找不到父母、没有钱的情况下坚持给孩子治疗,给了孩子再一次生命,感谢这家医院! 但是孩子由于没有父母,被迫在医院里生活了7个半月的时间!!孩子明显偏瘦,7个半月的男孩子体重只有13斤!!!于2009年05月07日来到天使之家,是天使之家第30个孩子。
最后一块蛋糕——作者:南山
镜头回放之——我和明明
    2010年1月的一天,我在九龙花园的天使之家寄养点,第一次见到了这个很瘦弱的,还只会在地上爬的小帅哥。抱着他,能够清楚的听到他随着呼吸时胸腔里发出呼噜呼噜的声音。这个小家伙给人们留下的最深印象就是他的笑,见到你,就会毫无保留的给你一个甜甜的笑脸,开心时,他那咯咯的笑声能让你的心都醉了。那年带着明明去河南“省亲”时,曾经接触过明明的保育员听说明明来了,都兴奋的围拢了过来,她们都亲切的用标准的河南乡音叫着他的名字,她们太喜欢他了。那么长的一段时间过去了,她们仍能够这样清晰的记住他,就是因为他那招牌式的笑脸。一位这里的康复师,还从手机里调出明明很小时候的照片让大家看。不用说,那肯定是明明的一张笑脸。因为体质的虚弱,玩耍和爬行都会消耗很大的体力,所以,经常在喂饭时会看到,他吃着吃着,就进入了梦乡。
站起来抱
    明明喜欢让南山叔叔抱,不管是在室内玩还是外出游。有时,因为腰疼的原因,我会坐在地板上抱他玩,可这家伙可不是好骗的,他会使劲拉着我的胳膊,可怜巴巴的说:起来,站起来抱。哈哈,也只好恭敬不如从命吧。
南山叔叔的眼镜
    明明很喜欢玩我的银镜,不管的平光的还是黑墨镜,都会玩的不亦乐乎,那会,他还会经常把镜腿朝上套在自己的耳朵上。自己戴爽了,还会给他的好朋友们戴上,就是连他最喜欢的小马,都能有幸分享他的这个快乐。每次外出,南山叔叔的东西看的可紧了,谁也休想动一下。一次,抱他在电梯里,人多,把我的眼镜碰掉了。明明当时就对那位帮我捡起眼镜的叔叔急了,大声喊道:南山叔叔的眼镜,南山叔叔的眼镜!并且一把就把眼镜给抢了过来,歪歪的套在了我的脸上。逗得电梯里面的人都笑了。
最后一块蛋糕——作者:南山
南山叔叔的相机
    跟我接触的时间长了,明明也很喜欢摆出一幅拍照的架势来。时不时的举起相机玩具或手机,煞有介事的对着你拍上一番,颇有专业风范呢。
    通常,孩子们对某种新见到的东西都会产生好奇心,进而会伸手摸摸或想抢过来玩玩。而天使之家的孩子们却很少来抢我的相机玩,最多也就凑过脸来,看看相机里自己的模样。这也与明明和包子的以身作则有很大的关系。每当有小家伙伸手想抓相机的时候,明明或包子就会郑重其事的说:“这是南山叔叔的相机,谁都不能动。动坏了,就不能给咱们照相了。”还别说,那些小家伙们还真听他们。

最后一块蛋糕——作者:南山
南山叔叔的手机
     每次见面,几乎都有一个标准程序,那就是要听我的手机。每次见到我,明明会指着我腰上的手机说:“南山叔叔,我要听淅沥沥”。这淅沥沥是什么呢?这是我手机里专为晓宇存留的保留曲目《三月里的小雨》,里面的一句歌词是:“三月里的小雨淅沥沥沥下个不停”。经常,小哥俩为了抢听这歌曲,会争的不可开交。而明明一般会在听一会后,就把手机送到晓宇手里。
最后一块蛋糕——作者:南山
南山叔叔身上的唐老鸭
    我自己是个对生活很粗心的人,自己有一件毛衣,从来就没注意过是什么图案。有一次,明明在整洁小教室里翻啊翻啊的,把所有玩具几乎翻了个变。尽管保育员姐姐再三警告,他还是我行我素,继续耐心的翻找着什么。终于,他在一个角落里翻出了一本小画册,举着它,晃晃悠悠的走到我的跟前,刷的一下撕下了封面,贴在了我的胸前,笑嘻嘻的说:“唐老鸭,跟南山叔叔的一样。”原来,我穿的毛衣有唐老鸭的图案,他撕下的那个封面也是唐老鸭的图案,为了这个图案,明明真是豁出去,爱谁谁谁了。
我长本事啦
    在天使之家这个温暖的港湾的爱心呵护下,明明的身体也一天天的强壮了起来。小脸也圆了,肚子也鼓起来了。一天,我刚一进门,明明就拉着我的手,把我拽到了康复区的扶杆处,高兴的对我说:“南山叔叔,你看,我长本事啦。”然后,双手把着横杆,接连做了好几个引体向上的动作,看的我是连称自愧不如。我知道,没有保育员和康复师们的辛勤付出,没有明明那坚强的泪水,是不可能做到现在的这个状况的!
最后一块蛋糕——作者:南山
明明的演唱会
    明明的个人演唱会您看过吗?如果没有,那您就是奥特(out)啦,这可是您的巨大损失和遗憾。明明有一种非常棒的演唱天赋,富有激情的现场氛围嗨翻了天。一次,站在练习行走的康复台上激情演绎的明明,觉得身边的旭旭影响了他的出境,把个旭旭推了个趔趄。明明那陶醉忘我的高亢激昂,那怀抱拖把吉它的一举手一投足,那手握玩具话筒的一招一式,最令人惊叹的是他还能够现场现编词且对上歌曲的节拍,惊得羽.泉连称: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
我要上学去   
    明明有个爱不释手的小书包,每天背着它跑来跑去。不用谁催,无须谁叫,自己就早早的把包里他觉得必须的装备整理完毕,满怀信心的背上它,走向了他心目中向往的方向。
明明演唱会视频链接: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E5NjcyMzQw.html
最后一块蛋糕——作者:南山
明明和晓宇
     这是一对特殊的小哥俩,同样是刚一降临人世就遭遇到同样的命运;同样的年龄;同样是来自河南;同样的身体状况。同样的爱笑;同样的在天使之家被大家所呵护和关爱。在我的心里具有同样的位置。所不同的,就是他们各自不同的血缘带给他们不同的性格和心理基因。

最后一块蛋糕——作者:南山
    从我到天使之家的第一次起,这两个小家伙对我的竞争就成了一种固定规则。从我一进门起,两个人就开始了爬的快的比赛,先爬到我身边的兴高采烈,落后的撇嘴哭鼻子。为了争到我怀里的好位置,两个人又会你推我搡,互不相让。喂饭也要争出个版权来,经常是摆出个三角阵来,一人一勺总算公平了吧。要是外出晒个太阳啥的,那更是件原则的事,通常是一手抱一个,放下谁也不干,可怜俺那温柔的水蛇腰啊。

最后一块蛋糕——作者:南山
    相比起晓宇来,明明的症状要轻了许多,康复的效果也超出了早期的想象。与同龄的孩子的那种见到好吃的或好玩的都要去争抢的天性不同,明明从小就显现出一种淳朴厚道的品质。特别的对他的好兄弟晓宇,更是关照有加。不管是吃的还是玩的,刚会走路的明明都会踉踉跄跄的跑过来给晓宇送来一份。
最后一块蛋糕——作者:南山
    爱,可以创造奇迹!在明明的身上再次得到了验证。这个当年被判有各种严重病症,被判失聪,由于意外险些造成对眼睛不可逆的伤害等等坎坷的弃儿,今天,活蹦乱跳的展翅高飞了。
今天是元宵佳节,一个吉庆的好日子。下午,在天使之家,一场专为明明举行的伴随着欢笑和泪水的欢送会。天使妈妈的工作人员、天使之家的保育员、爱心志愿者们纷纷为明明送上一声声真挚的祝福。明明那慷慨激昂的现场感言,高亢嘹亮的“虫儿飞”,那激情四溢的江南style,把现场气氛推到了高潮。后来明明的情绪突然低落了下来,聪明的小家伙明白今天的蛋糕意味着什么。
最后一块蛋糕——作者:南山

最后一块蛋糕——作者:南山

    再见,天使之家,我永远的爱你们!
    离别总是伴随着泪水,这泪水是饱和着幸福的泪水。他寄语着众多关爱天使之家孩子们的所有善良的人们的一颗颗真挚的祈愿。正如佛语所云:“所以生离苦,皆从痴惑生。如人随路行,中道暂相逢。”我想,这里的痴惑,就是我们对孩子们的那份爱。”相逢也罢,离别也罢,大家的心愿都是一样的,只要孩子们能够幸福。
诗人李白在《送别范宣 》里写道:“此地伤心不能道,目下离离长春草。 送尔长江万里心,他年来访南山老”。 哈哈,也许在南山的有生之年能有幸再见到这些天涯两望的孩子们!
今晚,一路绽放的烟花和爆竹声陪伴着他们走向幸福的怀抱,祝福明明,祝福天使之家的孩子们!,祝福天下所有的孩子都有个幸福的家!
今天情绪恢复了一些,续写几笔后记:
    通常,要是没有特殊情况,送孩子去车站是俺的规定动作。但是昨天下午,当看到一向活泼的明明吃完蛋糕后那种失落的神情,亲历过多少次生离死别都一向不曾流泪的我,顿时无法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抱着晓宇躲在楼道的角落里。晓宇看着我,小嘴一撇一撇的忍住不让自己哭出来,还一遍一遍的用小手为我擦去脸上止不住流淌的泪水,看着就更让人心酸。最终,我还是选择了转身离开,没有送明明去车站。
后续的发展证实了我的这个选择虽然是不妥的,但是正确的。从知道明明有了收养家庭的消息的第一时间,我就给邓姐打电话预定送行的名额,我清楚人员有限,但坚决要求自费去送行到最后一站。这个要求把邓姐她们弄的很为难,再三给我做工作才使我放弃了送行的想法。不妥之处是因为每次的送行不仅仅是代表了个人的情感,还有着为天使之家及所有关注天使之家孩子的那些爱心朋友们带回他们的期待与关注的职责。所谓的正确选择,是从送行的朋友们发回的微博及群聊中得知:几乎所有送行的朋友最后都崩溃了。这个情景恐怕也是几年来所有送走孩子时所没有的!
    也许,朋友们会很欣慰的说:我们的付出至少给孩子们带来了情感上的温暖和快乐。可是,孩子们又把我们改变了多少呢?可能很少会有谁去留意过这一点!
关掉了手机,坐在地铁的车厢里,泪水一遍遍的流下来。引得对面的两位小姑娘一直在嘀咕:是失恋,还是......,我甚至还感觉到了她们在用手机拍照,随她们去吧。
回到家里,回想着三年多来的记忆闪回,码出了上面的那些文字。
    近期,又会有几个孩子陆陆续续的离开天使之家,奔向他们新的家庭。这也正是天使妈妈和所有爱他们的人们所期望的最好结果。在这些孩子们欢天喜地的时刻,那几个情况比较严重的象晓宇这样的孩子,心理上的冲击的相当严重的,他们虽然还是孩子,但是也已经逐渐长大,心里什么都明白,什么都能够感受到,什么也都要靠自己去调整。
    前些时候当他们见到明明的“爸爸”的时候,党会紧紧的抱着“爸爸”的腿,仰头送上她最甜美的笑脸,一直不肯松开。晓宇则一反常态,完全不见了他对陌生人的那种秉性,大哭着爬向明明“妈妈”的怀里。这些相对困难些的孩子,面对可以看到的的幸福,都在充分发挥自己的天性和心智在努力着争取着。看到这情景,怎能不叫人动容!
    经与邓姐沟通同意,上次去天使之家时,我让晓宇改变了对我的称呼。三年多的时间了,晓宇由于语言功能的限制,那种别的孩子已经很容易的叫出来的礼节性的称呼,他还无法清晰的表达出来,也就是说,他还从没有叫过我什么。而这个称呼对他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当我问他愿不愿意以后这样叫我时,晓宇很高兴的使劲点着头,并且叫的很好。我知道,这种称呼的改变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符号而是给自己增加了更多的责任。以前,每次去天使之家,那种近在眼前却很少 全身心的照顾到晓宇的情景,对他的情感伤害很大。以后,我会尽可能的多给予晓宇一些陪伴,多带他出去转转,让这个孩子在天使之家生活的更开心一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