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裴健(Jian
Pei)教授在复旦大学计算机系举办的NDBC和博士生论坛上,做了《研究生学习和培养的一些体会》这样一个报告。下面是一些简单笔记,聊作参考。
五个方面。
第一、
为什么读研?不要高谈阔论,学历、工作、父母期望,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理由,而不需矫揉造作想出一些奇谈怪论。
第二、
如何选课?要选基础课、前沿课,而不是混学分。注重数学基础和算法设计,每学期的课要平均,试图尽快结束上课(我就是这种情况)对学业和成绩都不利。选的课少,可以跟上课老师多加交流,为日后科研积累知识和关系。
第三、
做科研。
a)
如何选导师
导师要有时间与自己交流,而且导师要有耐心。从这个角度讲,没有成名但即将成名的老师是最佳选择。
b)
学生的基本素质
老实、勤奋、良好基本功、有自己的想法并且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
c)
选方向
不一定要研究最新的问题,特别是很多人都在研究的那种,注重原创性。可以选择2~3个相关度比较高的课题同时展开研究。
d)
如何做科研
读太多paper会束缚思想,但太少也不行。不要太关注顶级会议。
读paper时,先读problem,自己想想solution,然后再去看他的方法。
用真实数据和自己的亲身实践去推动研究
e)
对自己的期望
研究生培养的目标是掌握方法论,不一定要处理复杂问题(例如近似算法、随机算法),要想想,自己学习的相关知识,五年后是否还有用。要提高沟通技巧和说服别人的能力。
第四、
平衡学习生活
a)
时间管理
每周工作10小时*6,留一天好好休息。每天的10小时中间也要注意及时休息。
b)
家庭关系
保持和家人的联络
c)
社会关系
要多和别人交流
d)
压力调节
每天要抽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及时休息。
考虑毕业后的去向,读博还是工作,如果是工作,在什么行业找一份什么样的工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