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良好的编程习惯
(2010-11-26 09:44:56)
标签:
编程习惯指针内存函数it |
分类: 编程经验--积跬步至千里 |
什么时候用结构体和类
当函数的输入输出项目比较多的时候,采用结构体;
当结构体自身需要进行一些初始化和其他操作时设计成类;
关于函数设计
理解整个编程对象
将关键过程分割成函数,把自己不熟悉的过程也封装成函数,这样使可能的错误局限到一个函数里。
对每个函数分析输入输出
确定每个函数所需要的数据结构
准备一个文本处理器,写出伪代码,论证是否有漏洞
编写代码,尽量及时测试每个编写好的函数功能
代码风格
考虑所有的情况,尽量使用if,else,把所有情况囊括其中,至少给出报错信息
考虑所有的函数出口
尽可能多地输出提示信息,把报错信息编号,可在调试时快速定位
任何对称代码要同时写出来(申请-释放空间,if-else,打开-关闭文件,构造-析构函数)
输出提示信息前后都加换行符
关于指针和内存
内存的申请有两种:用数组形式在程序栈中申请;用new形式在堆中申请,但要注意释放
指针的定义和初始化应该是不可分割的。不要留有野指针。
任何内存在使用前都应该初始化(设置成自己想要的初值),以免出现预料之外的错误。
缓冲区要设置的足够大。否则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错误。字符串长度一般设为1024。同样使用前要初始化。
指针指向的,要么是内存中的一个点,要么是一片内存。它就是已分配内存的代名词。
后一篇:编程小技巧(持续更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