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钱江潮纪实
(2009-10-07 23:37:16)
标签:
钱塘江海宁观潮杂谈 |
分类: 春夏秋冬--复旦本科生活 |
观钱江潮纪实
二零零九年八月十八,浙江海宁县盐官镇。
上午十一点,车水马龙,人潮如涌。听闻这次是世纪大潮,想来这么多人,也是来追逐这世纪的脚步了吧。买了门票(平常20元,今天直涨到60元,嘀咕一下),来到观潮公园。登上观潮堤,眼前一片开阔。平静的钱塘江一直延伸到水天相接之处。江水有些黄,高照的艳阳倒映在水中,阳光仿佛投入摇篮的婴儿,似睡微醒。波澜不惊的钱塘江,正在酝酿一场汹涌澎湃的涨潮。
堤上人头攒动,撑着的遮阳伞把这里点缀成了一片如花似锦的地毯。有的游客在地上铺了塑料报纸,一家老小躺在上面,或是亲朋好友,三五成群,俨然把这里当成了阳光沐浴下的海边度假村,只少了一片沙滩。
十二点,人们早已按捺不住盼望的心情,开始向江边集结。景区出动了很多人手在江堤的护栏外维持秩序。我也被牢牢地挤在人群中动弹不得。拿着相机的右手,高举在空中,仿佛仙人指路,困了也没有放下来的地儿。为了得到更好的视角,我侧着身子。但是激动的人群将我推来搡去的,不一会儿功夫,腰就困得像要瘫了。
人群中,不时传出“来了,来了”,“那是吗?”的喊声,每个人都应声探身去看,结果都是没来。突然,远方水天相接处,出现了一条极细的白线。人群开始变得兴奋,我也把相机高高举起,随时准备拍下这激动人心的一幕。可是等了半天,白线还是没有过来,而且越是盯着远方,越觉得那条白线根本就是幻觉。
当注意力再次转向远处的时候,清晰地看到,远处沿着两岸,两条白线迅速形成,并且开始靠拢,在江的中心顺利会师后,开始向这边移动。那翻滚的波涛,向一群奔跑的绵羊,满身洁白,有时互相打闹,有时又相背而行,甚是可爱。白线移动的很慢很慢,等得让人有些不耐烦。它慢慢变高变宽,像一堵推到的白墙,上面的浮雕变幻着,蹦蹦跳跳的就过来了。
它滚到眼前的时候,伴随着隆隆的轰鸣,如战机飞过一样排山倒海。浪花蹦跳着,欢笑着,呐喊着,仿佛走过天安门前的受阅方阵,整齐而威武。我迫不及待地按下快门,用连拍的方式将这一刻定格。我的目光,一直从最左边慢慢移到最右边,像阅兵仪式上的群众一样瞻仰着这群威武的海浪之师。目送着浪潮远去,才感觉它们原来来得那么快,来得那么热烈,但也去得那么快,去得那么让人不舍。
一米多高的潮头,从身后不断地推向远方。江面的水流,如洪水般奔腾,怪不得以前钱江潮是一自然灾害,百姓为了祭祀,专门建了海神庙,以求保一方平安。把视线移到身边的时候,突然感觉自己好像在一艘巨轮上,水面飞快地向后移去,由此产生的风力,足以吹得每个游客心旷神怡,流连忘返了。
钱江潮,不能不说是自然的奇迹,它的成因不必再细数。回家的路上,我拼命回忆小时候学过的那篇《观钱塘江潮》,然后暗自比较:是我看到的钱江潮美呢,还是小时候学过的课文里描写的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