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好奇心造就名人
(2009-04-13 19:17:56)
标签:
好奇杨振宁突破挑战杂谈 |
分类: 哲学感悟--思考助我成长 |
好奇心造就名人
今天有幸听了杨振宁先生《物理的诱惑》的报告。
杨先生在学术界已是久负盛名,我自不用白费口舌。说说今天报告的内容吧。一开始,杨先生借复旦大学名誉博士跟大家套近乎,直接把大家带到一个愉快的氛围中去了。接下来讲十九世纪、二十世纪的物理学的大事件与小故事。先讲到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把人类带到电气化的时代,然后很快麦克斯韦“光波就是电磁波”的论断让人类迈进了电磁波的时代。关于二十世纪,他主要讲了贯穿始末的弱相互作用的宇称不守恒原理。讲了他和李政道的发现,也讲了吴健雄,并对她的科研作风大家褒扬。
最后互动的回答也颇有意思。第一个说到杨老不擅做实验,一句“其实,我不是不会做实验,是很不会做实验”,透出了一个将近就是高龄老人的机智与幽默。他还用一个与合作者生动的故事证明给大家看。第二个说到复旦大学,说到外国的教育,杨老说其实国内的本科教育不比外国差。第三个提问本想问杨老的私生活,杨老却机智地把问题转到家庭与事业上来,告诉我们一个人的事业,大多是在家庭很不如意的时候完成的。
听完报告,给我最多感触的是,一定要突破已有知识的局限,这样才会做出非凡的成就。还有吴健雄挑战“宇称守恒”的勇气与做学问一丝不苟的精神也深深触动了我。杨振宁先生从美国退休后回清华执教的事,也如一颗石子落到我的心湖中,久久不能平静。原因有两个,一是他爱国的身体力行,另一个则是清华学生接受的教育也果然有差别,让我心底有了一个不小的落差。杨老今天强调最多的就是好奇心。好奇心让人在学术上钻得更深,在探索中苦中作乐,在生命旅途中穷追不舍,一往无前。
我总结了一下,名人的讲话,都喜欢用实实在在的例子启迪人,而不是空话说上一大堆。他们扎实的学术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造就了他们的高度,不论是学术上的,还是社会影响都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