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历史需要审判?

(2009-03-09 00:04:31)
标签:

朗读者

二战

纳粹

历史

审判

分类: 哲学感悟--思考助我成长

今天看了部电影,叫《朗读者》。故事情节省略。

首先发现了影片中存在一个问题。一个不会写字的文盲hanna 怎么可能亲自起草纳粹文件呢?这是她在庭辩中承认的,可是她为什么会承认呢?可能是编剧的一个小过失,略去。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审判是对一个(或至多几个)过去纳粹的审判。我在这里特别强调了这是对少数纳粹的审判,然而这样的审判有意义?一个人的罪行,在那段激荡的历史中,真有那么大,大到不可饶恕,大到要终身监禁?不然。那是整个历史的罪行,顶多可以具体到那是过去的法西斯的罪行,然而事隔多年,过去的法西斯还是现在的法西斯,过去出于各种目的的杀人者今天还是杀人者,或者还有杀人的动机?我想大多数情况下答案应该是否定的。再想想日本,我们一次次愤怒申诉的曾今的敌人,我们应该怎么样做呢?我想我们可以把过去的日本人作为一个全体告上国际法庭,主持一种心理上的道义。可是这样真的能让今天的日本愧疚?不。今人有必要为古人的罪行买账,这是一个历史的伦理问题。我觉得这完全是一个历史态度,不管怎样都无可厚非。

修改于2010,11,21。

PS:后来再看,才知道,是hanna用于承认过失,为自己心灵赎罪的。可歌可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