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十一前夕,有不少媒体报道称,阿里巴巴"逼迫商家二选一",一些商家不得不放弃京东而选择天猫,刘强东还发声呛阿里的这种做法。11月23日最新消息,阿里巴巴律师发表文章,称近500个账号恶意攻击阿里,将进行追诉。实名认证为上海瀛东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惠翔律师发表《阿里巴巴法律顾问:舆论异常操作特向社会公布》文章。文章称,这一个月以来,网上突然大量出现阿里巴巴"垄断市场"、阿里巴巴"逼迫商家二选一"、阿里平台上"商家破产跑路"的网帖。惠翔律师还列举了部分文章的题目及文章,其中多数标题内含有"方兴东""和"互联网实验室字样。作为阿里巴巴的法律顾问,将保留进一步法律追诉的权利。
互联网发展至今,成为中国新经济的代表,可谓来之不易。阿里巴巴当年率先做电商试验田,一颗小苗成为参天大树,最终演化成服务数亿用户、数百万中小企业、数千万新电商创业者的生态,可谓是无数人的努力成果。而面对这样的心血与结晶,旁观者尚且应保持善意,多鼓励多支持,更勿论电商行业的一分子,更应努力维系良好生态,寻求行业发展更健康。
然而,有组织“抹黑友商”,甚至雇佣“第三方”平台来大规模传播阿里巴巴所谓“二选一”的负面文章,雇佣写手和庞大水军网络、组织化散布谣言,实属罕见,令电商行业蒙羞,令从业众人齿冷,更成为社会笑柄。
“黑”友商,对合作伙伴排挤,要打造一种两级对立、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恶性文化,这显然与当下主流市场价值观背道而驰。共享、开放、平等竞争,是互联网的基本规律,可是京东显然不这么想。其实,从京东之前突然封杀一系列之前长期合作的快递企业伙伴,以及不断曝出品牌主动退出京东平台、甚至怒而发信控诉京东霸道行为,已经可见一斑。如果一切事务都是“利”字至上,为了自己企业独享雨露恩泽,而要踩死周边的其他小草,甚至摇身一变变成枯藤,试图去缠死参天大树,那么这样的企业即使市值千亿,恐怕连街边小店都不如。
确实,“黑”友商成本低廉,招几个枪手,按照一个帖子五毛钱来雇水军刷屏,在短期内确实能对友商形成干扰。但这样的做法,其实就将电商乃至互联网行业中,反向示范“厕所效应”,把自己弄得一身SHI,然后往别人身上靠,爱干净的人当然变脏了,但最脏最黑的是谁?难道公众和舆论没有标准么?
尤其有意思的是,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颁布后,美团点评、京东、新浪、搜狐、快手和360等互联网企业联合发布了《反商业诋毁自律公约》,号召共同抵制“商业诋毁”的蔓延,打造公平、诚信、阳光的市场竞争环境。而京东现在的做法,不是在给自己的脸蛋扇上一记记响亮的耳光?幕后操纵者老脸真的不疼吗?心真的不会有一丝愧疚么?
对于如此大规模抹黑友商的行为,不仅阿里巴巴要自我维权,保护清白不受玷污。有关部门也不能坐看,对此事件应主动调查取证,如果查实依法严惩。毕竟,互联网的基因是创新,但绝不是在“抹黑”等非法行为上的创新,互联网企业之间当然有竞争,但竞争不能走向恶性,损害友商生育,试图操纵舆论、民意和法律。始作俑者,应当付出沉重代价!否则,法律无以立信、社会底线沦丧、大恶祸害更多企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