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房市“小道消息盛行”,这一幕何其相似

(2016-03-03 11:03:14)
标签:

小道消息横飞

房市

泡沫化

接盘侠

http://s16/mw690/001sVUjIgy6ZORLUl1J4f&690

   一线城市的房地产燥热似乎来得太快,并且传导效应也开始出现。继上海数百套价格上千万的房子被秒杀后,杭州也出现了1000人抢388套房源的局面,3月1日,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的百城价格指数显示,2016年2月,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11092元/平方米,环比上涨0.60%,涨幅较上月扩大0.18个百分点。在这100个城市中,有61个城市房价环比上涨,似乎佐证了房地产的春天已经提前到来。
   在房地产的燥热中,更多的人都在琢磨,如何用自己有限的资金抢得一杯羹。近日,社交媒体上疯传炒房的“终极模式”,通过这种方法,炒房者可以通过已有房产套取银行资金,套取的资金可以拿去继续炒房;同时,这样操作风险完全丢给了银行,炒房者不担任何风险。然而,银行信贷经理说,这不过是美丽的谎言。
   这其实就是典型的“小道消息”,看似言之凿凿,告诉你一个快速发财的窍门。仔细琢磨起来,其逻辑与去年股市火爆时的“内幕消息”何其相似。那些慷慨分享给你秘诀的人,难道真的是为你好?如果真的如此容易,这位仁兄为什么不自己闷声发财?
    中国股市与房市有着共同的特征,就是许多人往往会陷入对于某种模式的迷信。炒股是相信所谓政策市,炒房则反复强调土地资源的稀缺性,以及市场购买力的刚需。 然而,股市和房市的所谓定律,其实已经被多次打破过。股市的政策救市效应在不断衰减,而房市在二三线城市已然无力回天之后,一线城市的资源集中论就成为投资者最后的心理堡垒。
   经过三十余年的经济发展,中国民间资金储备量蔚为可观。但是,从小缺失财商教育的国人,在投资市场中很难扮演合股的投资者,不具备专业知识,对此也不感兴趣,总是在先行者捞了一笔之后,觉得我也能复制同样的成功,进而盲目尾随入场,在满天飞的小道消息中,试图抓住那根天上掉下来的鹅毛,完成飞天美梦。
   股市太多的悲惨故事已经教训了广大散户,如今,投资者又似乎将一线城市、以及部分二线城市黄金地段的房价炒高,作为了最后的财产保值增值渠道。最为糟糕的是,相当数量的投资者迄今为止,尚未建立风险与收益对等的投资原则,总是幻想着一夜暴富,却不愿意提前做好应对相应风险的心理和资金准备。由此带来的悖论是,看似最害怕风险的一群人,往往最喜欢钻研各种暴富门路、小道消息,孤注一掷。类似于将风险丢给银行的套利诀窍,恰好瞄准了其命门。而结果却是,这些人往往输得最惨。去年牛市中,那些大搞“两融”、不断加大杠杆率的股民,和今天抱着“工作十年不如炒房半月”心态的抢房者,简直就是被同样命运所驱使的羊群,奔向悬崖而不自知。
    其实,一两个小道消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房地产陷入到“锁定效应”中。经济学家诺斯认为,在制度变迁中有一种自我强化的机制,一旦走上了某条路径,它的既定方向会在以后的发展中不断强化,哪怕这条路已经错了。房市就存在类似的危机,当所有人都在谈论投资房子能赚多少钱,贪婪压过恐惧成为市场主流时,一线城市就真的能成为房地产的桃花岛么?
   我也要正告那些还在被小道消息主宰大脑和钱包的所谓投资者,这是病,得治,否则你离泡沫破灭的接盘侠,只有一步之遥。
毕舸
 更多财经与时事评论精选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南漂分子毕舸”(bigeweida),欢迎手机上搜
一搜,每天看一看,身体更健康,心情更愉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