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博客春节征文:一条街的十年辉煌与陨落

(2016-02-12 11:02:33)
标签:

365

东莞

风暴

生命力

渐行渐远

一条街的十年辉煌与陨落

 

毕舸微信公众号“南漂分子毕舸”(bigeweida1),更多财经和时事评论,欢迎大家手机上搜一搜,每天多关注,生活更快乐。

http://s5/mw690/001sVUjIgy6ZiXR4IGEd4&690


    步行街究竟怎么了?
    这是我在2016年春节纠结于心的一大疑问。
    广东省东莞市,距离我真正的故乡——成都距离千里。然而,我在此已经呆了十年之久,十年来,我的每个春节都在这里度过,我买了房子,家人也长居于此。东莞,就是我的第二故乡。
   2016年的春节,东莞,这座已经很熟悉的城市,却让我感到了越来越多的陌生。
   我所居住的小区,紧挨着当地著名的步行街。可是,今年的春节,步行街显得格外地萧条。早在春节前一个多星期,步行街上的商铺十家已关了九家。
   每年一度的年货节,今年春节完全不成气候。零星的六七家小贩,卖着那些不知来历的土特产。
   没有了以往的大声吆喝,每个小贩的脸上都是一团愁云。我问其中一个小贩,今年生意好么?他看着摊子上满满的年货食品,从牙缝里挤出了一声叹息。
    一个卖“新疆大枣”的小贩跟我抱怨,去年,同样是年货节,来了七八十家小贩,占据了整条步行街。虽然竞争的同行这么多,但他的销售额,却比今年多上好几倍。    
   “生意不好做,没(客)人,越来越不景气。”步行街上还在坚持开业的其他商家,面对我的探询,几乎都是类似口径。
   民以食为天,当餐饮一条街的生意差到这种地步,城市人气的散落迹象越发明显。
   十年前,这条街完全不是这样的。
   2006年,我漂到东莞,与同事结伴来著名的步行街玩。所有的店铺,门口都人头涌动。一群又一群十八岁稚气未脱的面孔,洋溢着青春期的光芒,带着好奇和欣喜,在店铺里进进出出,挑选着那些廉价的衣服。
   这些年轻人,都是来东莞的打工仔、打工妹,后来的官方称谓叫“新莞人”。
   按照当时的官方统计,他们大概有六百多万,而来自东莞移动的数据可能更能说明问题:1200多万个移动号码被发放。
   就在步行街周围,就散落着多家大型工厂,包括两家著名的世界五百强企业,一家卖咖啡的,一家生产据说怎么都摔不坏的手机。另外还有一家曾经被称为“中国制造”代表之一的电器厂家,这些企业的工人人数多达近十万。
   以此作为生态链条,餐饮、租房、娱乐等下游产业格外兴旺。在高峰期,步行街不仅有大量餐馆、服装店,而且还有沐足、按摩、“温州城”。
    十年后的今天,触目所及,步行街上那些曾经吸引周边大量客人的沐足、按摩、“温州城”早就关门,那场两年前的风暴,让这些擦边球行业一蹶不振。
    紧跟着倒霉的就是餐饮。中央八项规定所带来的公款消费锐减,东莞产业转型面临的种种瓶颈,以及近年来实体经济的整体下滑,造成大量企业经营不善,直接传导到餐饮业,就是高端餐饮的消失。
    距离步行街不远的一家老字号五星级酒店,据说现在最大的收入来源是“堂食”(广东说法,就是散客在大厅里吃饭,而不是选择更高档的包房)。几块钱一碟的早茶,晚茶,很受客人欢迎。至于当年的金字招牌“鱼翅捞饭”,在“堂食”的菜单上已经看不到了。
    步行街上曾经生意红火的服装店,一家接着一家“旺铺转租”,许多服装店的生命周期目测不超过三个月。随着不景气程度加剧,不少店铺已经大半年转租不出去了。
    关于步行街的不景气,大家茶余饭后说起来,基本都归咎于东莞陷入了“用工荒”,从当地媒体的说法,是“用工形势持续紧张”。东莞市市长曾经在前两年有个官方说法,说2008年金融风暴后,东莞一年内少了200万新莞人。
    至于这几年,东莞新莞人又走了多少?谁也不知道。
    我只知道,这些年来,步行街的人气越来越惨淡。步行街后面的农民房,租金从两室一厅一个月一千二,直接下降到六七百块,还有的商量。
    那个留在我记忆中的繁华步行街,渐行渐远。
    那些曾经与我擦肩而过的年轻面孔,在一点点隐去。
    那座我十年前刚来到时,曾经被密密麻麻、不管红绿灯都疾驰而过的摩托车所吓住,半天不敢穿行的嘈杂城市,正在失去它粗糙背后的旺盛生命力。
    2016年的春节,有点冷。
    开春以后,这条步行街的温度,这座城的人气,能够重返么?2016,会比我们想象的更美好,还是更糟糕?
     答案藏在时间里。

毕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