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偷税4.52亿的苹果能“杀鸡给猴看”么
http://pic2.mofangge.com/upload/papers//20140825/201408251517445848085.jpg
据说果粉们又想卖肾了。苹果秋季新品9月10日发布会举行,发布iPhone 6S及iPhone 6S
Plus。16GB版、64GB版本、128GB版本的iPhone 6s分别为5288元、6088元、6888元人民币,iPhone
6s Plus对应的分别为6088元、6888元和7788元。
据了解,苹果iPhone
6s及Plus将从9月12日开始预定,本月25日正式发售,中国成为首发国之一。
可是,各位亲,别忙着为iPhone
6S叫好,几乎就在同一天,财政部昨天发布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检查发现,截至2013年底,苹果电脑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少缴税款4.52亿元。
公告显示,苹果电脑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少计收入87.99亿元,并将与销售无关的维修成本作税前抵扣,而最终其只是补缴相关税款4.52亿元及滞纳金0.65亿元,并未被罚款。
中国财税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认为,分财务制度健全的大企业也“明知故犯”少缴税款,揭示出我国一方面税负确实偏重,另一方面执法不严也导致逐利的企业总希望自己能够侥幸逃脱检查。
从公告来看,苹果公司已经涉嫌蓄意做假账、从而达到偷税漏税的利益目的。而诚如施正文所指出的,苹果公司如此巨额偷税,所付出的代价不过是补交税款和一点滞纳金,连罚款都没有,就更谈不上法律责任。
如此反向示范的案例,至少说明了两个事实:当下为数不少的企业偷税漏税已成常态,小到餐饮店,几乎不主动给顾客以发票,顾客如果索要发票,还经常会遇到各种理由的推脱,实在不行店方就有账单打折来作为不给发票的利益诱导。
而在规模稍大的企业,要求会计“做账”也成为心照不宣的潜台词。某些企业管理者甚至在对于会计岗位的招聘需求上,特意标注这一点。唆使会计做假帐、从而达到企业偷税漏税的目的,已经成为求职者面临的职场潜规则,也是企业游移于灰色地带的行业潜规则。
由此产生的两大悖论是,一是有关税负过重已然成为近年来社会争议的焦点议题。各种税无处不在,税率偏高,让企业感受到越来越重的痛感。虽然政府也在推动营改增等制度改进,同时为部分企业按照情况与时期减免税,但企业依然在叫苦。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如何查处较为普遍的偷税漏税现象,同样成为监管部门的老大难问题,小作坊不交税为荣,大企业同样花了很多心思在规避纳税义务上,苹果公司偷税不过是最新曝光的一个案例。
作为世界最知名的手机品牌,苹果推出的IPHOTNER系列在中国拥有数量巨大的果粉,苹果2014年4季度财报显示,在华销售额猛增70%,按地区销售额来看,中国占比超过20%。iPhone在华销量增加至2倍以上,起到了对整体业绩的拉动作用。可是,一边在中国大赚特赚,一边连起码的纳税义务都不承担。而相关部门的处罚力度显然过轻。
但是,即使对苹果公司加大问责力度,比如追罚几个亿,也只是痛在苹果身上,其他企业的偷税行为会因此收敛吗?正所谓杀鸡给猴看,如果所有的偷税漏税企业,都基于对于现实环境的判断,认为企业偷税漏税的常态化趋势难以扭转,自己不可能成为下一只倒霉的鸡。
重罚苹果没什么难度,难就难在如何让企业普遍为知法犯法的偷税漏税行为,付出高昂的违法成本,这考验着中国的税收体系完善、监管力度强化,绝非一蹴而就的易事。
毕舸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