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365 别只盯着名校录取的南科大学生
(2015-02-13 11:24:53)
别只盯着名校录取的南科大学生
1月9日,南方科技大学低调地为第一届教改实验班的学生举办了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校方没有通知媒体,还封锁了所有入口,任何人都要凭学生学号才可进入。截至时间到2015年2月7日。41名教改班学生中,有3人提前毕业,并已经在国外攻读相关课程;5人申请延迟毕业;15人被世界名校录取;还有一部分学生也申请了国外高校,目前仍然在等待录取通知(钱江晚报2月12日报道)
。
被誉为打开中国教育自主改革试点的一扇窗,南科大的任何消息总是会引发舆论关注,并被赋予特别的意义。而在四年之后,首批毕业生的去向更是会淹没在各种外界解读中。如果南科大学生的继续进修或者就业状况不如人意,那么就会被认为是南科大试验的失败。而如果学生们的进修或就业状况令人满意,就会被称为南科大试验获得了初步成功。
从媒体报道来看,南科大首批41名教改班学生交出的成绩单不错。有意思的是,目前已经有18人提前毕业在国外攻读或者刚刚被世界名校录取,剩下的也在等待海外进修的机会降临。几乎无一人选择国内高校进修,同时也没有选择就业。显然,南科大的学生选择了去更为广阔的世界继续深造。这意味着学生们还处于象牙塔中的成长期,尚未真正“毕业”。
因此,别只盯着名校录取的南科大学生,再用那种传统的成绩论来衡量南科大的成败。首先,这批学生纷纷被世界名校看中,是意料之中的结果。南科大本身就建立在优良的资源基础上,不仅有深圳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不吝投入。更重要的是,朱清时作为国内顶尖高校校长就任南科大校长,师资力量中也有众多来自国内乃至香港高校的优秀教师,这也让南科大从容在慕名而来的众多考生中,精挑细选了这批学生。虽然选拔模式有别于以前单一的成绩考核模式,但对于综合素质的考核,与目前部分高校已经采用的自主招生模式之间,到底有多少差异,目前也很难说清。总之,无论采取哪种模式,这批入学学生本身已经属于尖子生。目前的成绩还不足以作为衡量南科大教学成果的标准。
因此面对首期应届毕业生,南科大四年来付诸在他们身上的教学试验成果如何,还需要更为漫长的时期去检验。读世界名校也并不意味着就等于成才,关键还在于其在未来长远的工作乃至生活中,这批南科大学生不仅能够取得一定的工作业绩,更为重要的是,在工作和生活中所展示出来的进取精神是否足够,对于物质与精神的认知是否深入,为社会所作出的贡献是否达到自身与公众的期望。
换言之,社会对此的评价体系也要重塑。不要再用出了几个世界名校学生、亿万富翁、高官等所谓指标,来衡量南科大“造人”的成果几何。按照当初朱清时的设想,南科大要走“先行先试,自主招生,自授学位,自颁文凭”的办学模式,虽然经历多重现实利益羁绊,暂时未能继续下去。但四年来,南科大之前所着重强调的要培养学生的人文气质和素养,究竟是否真正做到知行合一,需要在时间的试金石上获得检验,同样也急需社会对此给予更多的宽容与支持。正如朱清时在卸任时所说,南科大一定会成长为一流的学校。但南科大未来的发展也有多种可能。无论最终成果如何,南科大首届毕业生的成长过程,将伴随着南科大的砥砺前行,成为下一批教育改革者的经验。这才是我们最应去关注的。
毕舸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