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新闻人的衣服穿回来
(2014-12-12 11:45:07)
标签:
娱乐新闻人衣服纸媒市场化 |
把新闻人的衣服穿回来
舒淇曾经说过一句话:“我要把当年脱下来的衣服,一件件都穿回来。”这句话放在当年那个含泪当三级艳星的少女身上,何其沉痛。然而,当多年之后舒淇说出这个话,又是何等自信。从来就不曾失去,只不过现在内心强大,足以让外界再猛烈的暴风雨,都被遮挡在衣服之外。
纸媒如今所面临的困境,就如同当年的舒淇,在外界不断的唱衰之下,在号称移动互联网时代、纸媒已亡、主编已死的时代背景下,有一家叫做羊城晚报的报纸,打出了底薪万元高薪寻找优秀的深度记者的招聘公告。
这可能只是个噱头,但又不仅仅是噱头。纸媒确实已经到了危急时刻,但新闻不会死。新闻人还在路上。这个世界依然那么大,太多的未知等待着世人去探究。新闻就是人与世界密码互动的解码器。新闻人,就是负责开锁的手艺人。
新闻这门手艺,已经太久没把当成玩意了。号称已经市场化的媒体,其实离市场化还很遥远。这首先反映在对待员工上,那种上世纪八十年代、草莽时代开始流行的新闻采编“底薪+绩效”模式,一直延续到21世纪的今天,居然还是绝大多数媒体的考核模式。你见过哪个现代化的知本型企业,把一群大学学历以上的员工,每个月发一千来块钱的底薪,其他就要靠每天拼命写稿来养家糊口?这不是新闻民工,这是垃圾产品流水线上的奴隶。
传统媒体,到如今敢拍着胸脯说,能够制造出比网上更优质、更深入切入世界宏观与微观的新闻产品吗?一群连生病都不敢的新闻人,从来没享受过合理的待遇、福利和保障,更谈不上职业尊严,拿什么去和世界心平气和地对话,去感受其中的美好和奥妙,写出那些字眼之间都透着一股子骄傲和荣光的文章?
所以,羊晚的招聘公告,不过是回归了常识,那就是何为新闻制造的应有范式?如何让一群有尊严的新闻人,在个人价值实现中去完成新闻价值的回归。我们曾经是那个只能在低俗电影中颤抖的角色,但不可能永远都裸露着,要成为金马影后,就必须把衣服一件件穿回来。
各位纸媒的大佬们,在你们获得百万年薪、局级待遇的同时,想想下面的这些兄弟姐妹,他们是人,负责完成有品质的新闻。那么,就得让新闻媒体像个真正的市场化企业,懂得如何回报新闻人应有的市场化待遇,别再让他们赤身在外面,忍受风雨的摧残。如果暂时给不了全套的衣服,那么至少,让大家先穿上遮羞的底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