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校除了“卖萌”还能干点什么

(2014-06-17 11:33:26)
高校除了“卖萌”还能干点什么
   近日,“上清华变白富美”成为网上的热门话题,一些清华女生晒出自己刚入学和将毕业的对比照片,网友评价称“上完大学,变成‘女神’了。”清华大学招生办官方微博也转发推广了这次晒照片活动,在高考录取季即将到来之际,此举被网友质疑是借晒照片大做“招生广告”。对此,清华大学招生办回应称,“上清华变白富美”成为一个热议话题已远远超出本意,恶意揣测更是不必(新京报6月17日报道)。
   其实,哪怕这是一场事先张扬的策划秀,对于清华来说也无可厚非。作为国内重点大学,清华大学放下身段“卖萌”,总比以往那种刻板无趣的“高大上”面目更为可亲,更贴近地气。而这也几乎成为近年来各个高校的潮流,类似于“我在XX大学等你”的萌妹子宣传照,大学校长脱口激情演讲等现象,都说明高校正在悄然之间从以往坐等考生争抢的卖方市场,转换为通过多元化途径争取优秀考生的买方市场,这一现象总体说来值得肯定与鼓励,它体现了高校某种试图改进文风、主动贴近民众的努力。
    不过,虽然高校“卖萌”风格亲切、形式可爱,措辞委婉含蓄又不失幽默,予人可亲可敬之感,但是,也要分清场合,而不是一律照搬。毕竟,高校的社会价值还在于其崇尚学术本位、为年轻学子创造更加开放自由的发展和创新空间,为传道授业提供更能激发师生智慧与主动性的土壤,公众更为看重后者带给学子们一些新变化、新风向。
     这就是说,其实高校“卖萌”的背后,更重要的还是转变现行的高等教育模式,在教育创新与尊重学术发展规律上下工夫,彻底扭转以往部分高校乃至高等教育滞后于时代发展、还停留在应试模式的印象。不断爆出的高校丑闻,如副校长抄袭、招生处长腐败案件,更造成了公众对于高校改革停滞不前甚至有倒退之嫌的质疑。因此,只有当高校改革有了更多的实质性动作,从学术归位到教授自治等社会疾呼多年的改革领域有了质的突破,与世界先进高校和学术标准进一步接轨,高校详形象才能自然而然地被公众所接受。倘若,只是在招生广告中一味卖萌,而不触及问题的要害,那么,即便一时能够吸引大家的眼球,最终还是会让公众产生审美疲劳的,甚至不适当的“卖萌”还会引发公众反感情绪。
     其实,公众更希望教育部门的提醒之下,高校除了“卖萌”更主动推进背后的内涵和精神。毕竟,高校“卖萌”的诞生本身就是与时俱进的产物,而与时俱进思维和创新精神恰恰是目前部分高校乃至高等教育模式所缺乏的。将这种与时俱进的“精神”留下来,以人为本,精练概括和生动总结出符合时代特点的教育改革方向。更重要的是,以此为契机切实变革体制,改变那种僵化浮夸的高等教育过度行政化、应试化,否则,即便一天到晚“有木有”、“亲”,可能也难以获得公众内心的真正认同。应该说,这就是公众对于高校“卖萌”之后的期盼。
毕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