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幼儿记作业能力如何培养
(2009-11-11 22:57:23)
标签:
教育育儿记作业能力幼儿培养方法 |
分类: 育儿杂谈 |
大班幼儿记作业能力应当如何培养
大班是幼儿成长十分重要和关键的一年,幼小衔接工作做得如何,将对今后的学习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幼儿从幼儿园到小学过渡,意味着孩子们要放弃以游戏为主的幼儿生活,转入以学习为主的小学生活,这一转折是一道坎,好像在一夜之间,孩子需要从一个“玩童”转变为一个承担任务和责任的“准成人”,这对大多数的幼儿来讲并非易事,所以许多调查指出一年级学生中常有相当比例的儿童很快会从盼望入学的兴奋中跌入害怕上学的恐惧中。虽然现在各地都在大张旗鼓地说“减负”、要求小学低段不留作业带回家,幼儿更要做到“快乐地做游戏”,但实际上绝大部分小学每天都要为孩子们布置一定的家庭作业,因此从大班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记作业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为了使幼儿养成每天完成作业的好习惯,我们从中班开始就对孩子记作业能力进行了有意识的培养和铺垫。联系最近阿宝大班作业布置的一些新情况,感觉有必要整理一下以往的做法,附上自己不成熟的思考,与大家商榷:
一、记作业能力的培养要从少到多、从易到难
中班开始,孩子就有了初步记作业的能力,但个体差异较大,不宜全面要求。大班时,有必要进行有意识地培养,但一定要把握好作业数量由少到多、内容由易到难。
幼儿入园学习的主要内容应当是掌握基本的行为礼貌和生活常识,学习与人交往和友好相处,培养一定的规则意识,倡导谦让互助的精神,努力养成努力向上的品质,而不在于学会多少学科性知识点。因此幼儿园尽量要少留家庭作业,更不能每天都有大量的作业。即使是大班时,家庭作业也不能出现多、繁、难的现象;否则要么影响学习兴趣,要么影响幼儿休息。
二、布置作业要做到内容明了、形式多样
幼儿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还不可能、或者难以记住繁杂指向不明确的作业,因此在开始布置阶段,最好是一次一个作业,并且只需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作业,方便幼儿记住。并且为了防止从小出现厌倦现象,作业形式一样要多样,除了幼儿口述家长记录的作业之外,还可以是幼儿自己能看懂的符号来表征的作业,如拼音、符号、涂鸦画等等。
三、记作业能力的培养要以幼儿为主、家长为辅
培养幼儿最初的记作业能力是一项较复杂工程,家长必须与老师共同行动,配合进行,但一定要注意坚持以幼儿为主、家长为辅。教师利用口头的形式让孩子明确作业,以黑板的形式告之家长作业,或者利用家长QQ群、班级博客的形式告之家长。家长一定要摆正自己的辅助性角色,千万不能“做好事”直接代替幼儿记作业,只能是提醒、提示的作用,当幼儿忘记当天的作业时,要指明下次一定要自己认真听老师布置作业。
四、记作业能力的培养要采取适当的激励机制
对记作业正确的幼儿可获取五角星、红花进行奖励,对没记住的幼儿要个别提醒,并要求和勉励幼儿下次一定要仔细记住。孩子们相互比赛,家长相互关注,共同督促,幼儿由被动变为主动,效果会较好。幼儿毕竟还小,难免有时会没记住或者记不全、记不对,这时老师和家长还要注意保护好幼儿的积极性,要以表扬和鼓励为主,简单和粗暴容易使幼儿产生畏难、厌倦情绪。
五、记作业能力的培养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任何一种能力的培养都需要恒心,一种良好习惯的养成更需要坚持。据研究,一种习惯的养成往往需要连续坚持21天(次),时间长了,习惯就成自然了。所以,教师、家长、孩子的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才会使幼儿的记作业能力、幼儿的责任心扎根于幼儿的心灵深处,从而受益终身。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