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陇西和甘谷都是我们出门回家的必经之地,因为通渭没有火车,乘火车就得来这里,可一直以来都没有认真的游览一下这个地方,直到前些年,在北京观看了新编历史剧《梦回陇西堂》,才引起了我已有的念头,今年回家乡时间充足,便到此一游。
陇西,是古丝绸之路和新亚欧大路桥的必经之地,一直为历代郡、州、府治所在地,一度成为陇右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和甘肃省最早的省会。
这里钟灵毓秀,人文荟萃。古建筑威远楼雄居县城中心,天下李氏源于陇西,“陇西堂”闻名海内外。这里有“西北药都”、“千年药乡”之称,种植的党参、当归、红黄芪驰名中外,也是“中国黄芪之乡。
陇西李氏文化兴起于周秦,显于大汉,而盛于大唐。是与敦煌文化、天水伏羲文化、拉卜楞寺藏传佛教文化齐名的甘肃四大文化之一;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宝贵的文化遗产。"陇西堂"是天下李姓的宗族祠堂,也是陇西李氏文化的标志。李氏文化本身即为一种姓氏文化,而姓氏文化最深层的涵义就是宗族传承和族群凝聚。陇西李氏文化代表的不仅是某一地区的文化,更是天下李姓人寻根祭祖之根本和精神需求之依托。
李家祠堂又称"李家龙宫",是唐代宫廷式古建筑群,是天下李氏族人敦宗睦族、祭祀先祖的宗祠,因唐太宗御笔亲书而得名。是陇西唯一保存下来的一处古建筑群,李家龙宫(李氏祠堂)毁于唐末,明朝万历年间陇西知县李汝相倡导集资重建,以后数度遭毁,清末及民国初年又陆续进行部分增建,解放后改为学校,2002年对尚存的十一座古建筑群进行了恢复原貌的维修保护,
2003年9月正式向游人开放。
李家龙宫始建于唐中叶,相传是李氏聚居地,那里曾有名叫“李家龙宫”的雄伟建筑。为上、中、下三组建筑,殿堂林立,建筑巍峨,古柏森森,环境肃穆,颇为壮观。西主殿屋脊上安放九兽,九条雕龙栩栩如生,龙宫建筑物上大大小小一千八百九十九条雕龙。象征“十八子李”的根深叶茂。巍然屹立的南大门上高悬唐玄宗御笔亲书的“李家龙宫”四个金色大字,遒劲凝重,神采飞扬。主祭堂上悬挂“陇酉堂”巨匾。自古李姓人士均在李家龙宫祭祀祖先。
唐王朝末期,社会动荡,民族交融,陇西李氏大举渡江南迁,遍布各地,李家龙宫数度遭毁,变成一片废墟。
陇西城中心,有一标志性建筑——威远楼。威远楼始建于北宋仁宗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现在威远楼为砖基三层木楼,通高26米,座基高11米,楼高15米,长27米,宽17米。一楼有廊柱24根,三楼均为正面飞檐,檐下斗拱彩绘102朵,结构严谨,造型雄伟,为歇山屋顶式建筑,1958年以来,陇西县政府组织人力多次维修,雕梁画栋,丹青彩绘,焕然一新,为陇西一雄伟建筑。逢年过节,游客可登楼远眺,鸟瞰县城全貌。威远楼为省级保护文物。
这些年,陇西城市建设日新月异,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一座现代化的城市展现在人们面前。天下李氏看过来,哈哈哈!



























































































































































